有些流产不宜盲目保胎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实中被习惯性流产困扰的夫妻并不少。据介绍,习惯性流产是指连续自然流产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近年来常用复发性流产取代习惯性流产,改为两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主任李映桃介绍,导致反复流产的原因既有来自母体的因素,也有来自胎儿的因素。对于母亲来说,如果患有糖尿病、甲亢、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例如黄体功能不全等,又或者有生殖道方面的问题,如子宫畸形、卵巢肿瘤和宫颈病变等,都会导致反复流产。早期习惯性流产一般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多和遗传因素、母体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学因素等有关。晚期习惯性流产多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和子宫畸形、宫颈发育不良、血型不合及准妈妈患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
部分有过自然流产经历的女士在再次妊娠期间出现阴道流血或其他流产先兆时,都会慌乱无主,想尽办法保胎。但李映桃指出,并非所有流产都值得保胎。李映桃解释说,因为胎儿因素导致的流产,大多数与胎儿的发育异常有关,这种情况在早孕期的流产中占了50%~60%。“其实这类流产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是一种自然淘汰过程。”因此,这类患者在开始保胎前,一定要进行B超及其他辅助检查,确定胎儿的状况。
封闭抗体缺失
可导致女性习惯性流产
据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产科主任田耕介绍,导致反复流产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母体和胎儿的因素外,还有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免疫因素。
田耕指出,有些反复流产的患者总以为流产是自己黄体酮不足导致的,甚至有些基层医院的产科医生也都这样认为,因此一旦碰到习惯性流产的孕妇,都按照最常规的做法给孕妇注射黄体酮以增加孕激素。“但这种方法对部分流产的孕妇来说却收效甚微。”田耕说。
对此,田耕分析说,其实在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中,有50%~60%与免疫紊乱有关。田耕解释,从移植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胎儿对母体来说是半个“异己”,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自动清除它。但是,绝大多数妇女却能继续正常妊娠至足月,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妊娠女性的体内会产生一种“封闭抗体”,这种抗体可以给胎儿筑起一道保护墙,使他们免受母亲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顺利降生。
然而,有些女性体内偏偏就缺乏这种“封闭抗体”,使得胎儿遭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排斥和攻击,无法继续妊娠。
专家提醒
治习惯性流产应先排除身体缺陷
李映桃提醒,患有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在前次流产后下次妊娠前,应与丈夫一起到医院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找出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患引起的可给予药物治疗;因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腔粘连引起的可进行手术治疗;因免疫因素引起的可采用淋巴细胞毒免疫技术治疗。如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异常,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极大,即使妊娠后不发生流产,娩出之胎儿畸形发生率也比较高,因此治疗习惯性流产一定要有针对性进行。
李映桃强调,要避免发生染色体异常,怀孕女性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物理因素方面,怀孕后应少接触生活中可能产生辐射的物品,如电吹风、微波炉、X光检查等。化学因素方面,就是要谨慎用药,生病时不要自己随便买药吃,一定要咨询医生。最后就是生物因素,包括风疹病毒、弓形虫等感染,一些养了宠物的女性身上比较容易发生。
本文标题:丈夫的血可治妻子习惯流产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zbei/yunqian/1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