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怀孕期 > 孕妇保健 > 正文
痛经怎么办之中医用药治疗
2013-01-31 12:03:08 来源:www.yunyuhome.com

导读:痛经发作的时候含上一颗止痛药,殊不知这些药仅能起一时的作用,经常服用就没效果了,甚至还对胃有很大的伤害,以前曾经听说过有女性因为吃了止痛药而胃痛吐血的。那么痛经怎么办呢?

        一个朋友的女儿小红,正值十六岁的花季。她十四岁初潮,以后每次来月经都会痛。起初还可以忍受,随着学业越来越繁重,尤其是在紧张的考试来临时,她的月经就会延迟。每次月经前后都会感到腹痛难忍,痛的时候会大汗淋漓,脸色苍白,恶心,想呕吐,还伴随有乳房和腰部的坠胀。无助的她只有靠吃止痛片度日,情绪十分低落,严重影响了学业。

   很多女性都像小红一样,痛经发作的时候含上一颗止痛药,殊不知这些药仅能起一时的作用,经常服用就没效果了,甚至还对胃有很大的伤害,以前曾经听说过有女性因为吃了止痛药而胃痛吐血的。那么痛经怎么办呢?

   可以考虑采用中医的办法治疗痛经,不仅能治标——止痛,还能治本——防止复发。中医治疗除了运用调经的中药以外,还提倡采取外治法,也就是五行药物外敷,内外同治,标本兼顾,再配合饮食疗养,就能把痛经的烦恼一扫而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痛经的方法吧!

   气滞血瘀型痛经怎么办?

   如果月经前或是经期出现小腹胀痛,按揉后疼痛还会加重,或是同时还有乳房胀痛,烦躁不安,容易发怒,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黯,夹有血块,舌紫黯或有瘀点。这就是属于气滞血瘀型的痛经。

   五行中药外敷:此型属肝气郁滞,所以在治疗时就要用调肝木,活血化瘀为主。

   方法:丁香、冰片、细辛、川芎、延胡索、红花等药物等量,一起混匀后用生姜汁将药物调成糊状,在每次月经前3天就开始用药膏服帖在脐部,每天一次,用到月经结束时为好。 

  食疗法:益母草30g,玄胡25g,鸡蛋2个。一起加水煮熟后滤去药渣,蛋和汤都吃掉。在每次月经前一周开始吃,每天吃一次,总共吃7天,效果会很好。

   阳虚内寒型痛经怎么办?

   如果在经期或是月经后出现小腹感到冷痛,揉按,或用热水袋热敷后疼痛可以减轻,月经颜色淡,量少,怕冷,手脚凉,腰膝酸软,舌苔白。那就属于阳虚内寒型痛经。

   五行中药外敷法:用麝香追风膏贴在三阴交穴(脚内踝上一横掌处)、气海穴(肚脐下约一寸)、神阙穴(肚脐).每天更换一次,从月经前五天就开始敷,到月经结束时停止,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

   中成药:女金丹,每次一丸,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艾附暖宫丸,每次1~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法: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g,生姜15g,羊肉200g,一起放在砂锅里炖,吃羊肉喝汤。(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味)

   气虚血弱型痛经怎么办?

   如果在经期小腹感到绵绵疼痛,揉和按摩,月经量较少,颜色较淡,质清稀,同时伴有疲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大便稀等,这就属于气血虚弱性痛经。

   五行中药外敷法:当归、白芍、延胡索、蒲黄、桂心各30g,磨成细末,用酒调成饼状。在每次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敷贴在气海穴(肚脐)、中极穴(关元穴下约1.5厘米处),每天换药一次,直到月经结束,用3个周期。

   中成药:乌鸡白凤丸,每次一丸,每日2次;八宝坤顺丸,每次一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食疗:归芪红枣汤:当归10g,黄芪50g,红枣5颗,炖乌骨鸡喝汤。

   肝肾虚损型痛经怎么办?

   如果在月经干净后1~2日感到小腹隐痛不适,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苔薄白或薄黄,那就属于肝肾虚损型痛经。

   五行中药外敷法:香附、月季花、牛膝、当归各100g,磨成细末,加食醋调成糊状,在月经前3天,用纱布包好贴敷于关元穴、曲股穴(下腹部正中阴毛起始处),每日换药1次,直到月经结束,连用3个周期。

本文标题:痛经怎么办之中医用药治疗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unqi/jpsj/6695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