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怀孕初期就已经被搞得疲惫不堪,那我也用不着多说。你知道坐在床边系鞋带,结果睡着了,醒来一看已经过了两小时是什么感觉。如果因为太困去睡觉错过了电视剧《迷失》的最后几集,你也不会再烦恼,以后会租碟或者买碟把它看完。你也许还出过其他洋相,比如在员工会议上睡着,然后突然惊醒,结果差点摔倒,还打翻了同事的咖啡。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会在第一次怀孕的时候不断告诉自己“等前3个月一结束,就马上回去继续上健身课”。你可能还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让怀孕这种小事妨碍了至高无上的瘦身事业,进而烦躁不安。你很肯定某些准妈妈——怀孕也比你怀得好——清晨起床就来个8千米长跑,而不是大吐特吐然后早餐吃下一整条核桃面包。闺蜜们,听好了:即使是那些生来就长得瘦削、腿部肌肉紧实、肺活量超大、喜欢参加所有户外运动的女性,她们在怀孕的时候也会肌肉松弛。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她们要么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要么是不吃、不休息,让自己和宝宝严重缺乏营养,是不负责任的人。还有,谁愿意拥抱一个骨瘦如柴的准妈妈呢?
21世纪的新观念是:如果身体疲劳了,你应该听它的话好好休息。我绝不会因为某人没怀孕的时候痴迷于运动而对她大加指责,不过要是肚子里怀了孩子还这么做,我可要给你拉警报了。仔细想想吧:自打你出生以来就储存在身体里的那个小卵子和你丈夫在那一刻产生的小精子结合,就在你的身体里变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说的是有手、有脚、有心脏、有肺、有眼睫毛,还有你叔叔招风耳的人!如果你觉得这个过程还不够辛苦,那你简直就是超级无敌女斗士,我也不愿意多费口舌了。本书的建议是:在孕期尽可能多睡,在今后几年中你都不会有这种想睡就睡的自由了。身材改变
在怀孕3个月左右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又充满了活力,不但恢复了往日的精力,还觉得自己的体力比怀孕前更好。我把接下来的3个月.叫做“准妈妈神奇的3个月”。在此期间,你可能不再恶心呕吐,而且重新对性事产生了兴趣(根据我的调查,有人的确如此),还可能会考虑开始恢复中断了几个月的运动。
如果在出门前看一眼自己穿运动服的样子,你一定会问:“那个浑身松松垮垮的家伙是谁?”然后你才意识到那个“松松垮垮的家伙”正是你自己。于是你发疯似地奔向卧室,生怕自己晕倒在地。即使在心理上完全适应了重返健身房,那里糟糕的灯光也会让你显得面有菜色、眼袋下垂,莱卡紧身裤下面的脂肪团显得一清二楚,这些都会让你无心锻炼。
人人都知道穿上紧身衣主要是为了展示优美的身段,生产商则认为光滑的莱卡织物是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健身服衣料。他们也许是对的,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从高中毕业就再也没跑过50米,所以穿上那种紧身衣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种光滑、紧身的衣服一旦绷在孕妇的乳房、膨胀的肚子、粗壮的大腿和膝盖,特别是肥硕的手臂上,还真是一道“风景”。如果你不相信,可以买一盘教孕妇做体操的光盘回来看。我不是故意说人家坏话,可是那些片子里的孕妇们浑身肿胀,确实有碍观瞻。不过,她们属于形象还算不错的孕妇,所以才自愿穿上小小的条纹紧身衣上电视!我们这些人连穿衣服的时候都得找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躲起来,以免看见自己满身的赘肉。说实话,我们宁愿经受自然分娩的折磨,也不愿让别人看见穿紧身衣的样子。
我见过一些特别顽固的孕妇在紧身衣外面罩上丈夫的T恤在健身房锻炼,以掩盖难看的体型,也见过一些孕妇继续穿着她们那性感的紧身衣,勾勒出一道道赘肉。不过,我属于那种忍气吞声停止锻炼的类型。
变胖是难免的
我不知道你怎样,反正我平时坚持锻炼是为了去掉2千克肉,或者避免臀部耷拉在大腿后面。把你关于锻炼有助于增加内啡肽、恢复充沛的精力、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所有知识都讲给我听吧,无论怎样我都认为,如果每天只喝红牛、抽万宝路,就能让自己像名模凯特•莫斯那样瘦削,那么所有的健身房都会在一夜之间全部倒闭,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和烟灰缸。
怀孕的时候,你要承认自己的身体已经变成了一台“制造婴儿机器”。它需要膨胀来给宝宝的生长腾出空间,还要储存足够的脂肪来保证即使孩子他爸没有猎到野猪回来,宝宝也不会饿着。这一切都和锻炼狂们的做法完全相悖。你不觉得自己一心要做燃脂运动是在和大自然较劲吗?只是在一年的时间内你的体形不能像凯特•莫斯那样,何必做那么多运动为难自己呢?
我注意到在那些教孕妇做体操的光盘中,有很多都是举起重量较轻的哑铃来保持手臂和上身的线条。由于我这辈子从来没看见过手臂肌肉紧实的孕妇,所以我猜她们做那些运动是希望生孩子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身材。我不是生理学家,不过从我的经验看,每天举20次1千克重的哑铃或者两瓶罐头,其实和宝宝出生以后你的手臂强壮程度毫无关系。如果每天举举两瓶罐头就能让孕妇的肌肉保持紧实,那为什么在我没怀孕的时候,健身教练让我拼命去举两个7千克重的哑铃呢?他的薪水肯定不是以千克来计算的吧!
本文标题:孕期会产生的症状:容易疲劳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unqi/jpsj/6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