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过年为什么还要给医生叔叔送红包啊?”昨日,市民李先生提起儿子幼稚的询问颇显无奈。“年前,我父亲生病要做一次大手术,我和家人商量给执刀的医生送多少红包合适的时候,上初二的儿子就这样问我,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随便应了一句‘小孩子不要乱问’。看着儿子委屈的眼神,我心里也很难受。真不想把真相告诉他。都送我不送,咱心里不安生啊!”
与李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也不只他一个人,芝罘区仁里街的姜先生说:“现在动个大手术,你不仅要问清是哪个医生做手术,还要弄清要给这个医生多少红包,否则心里就不踏实。人家送你不送,你不是找难看吗?”
手机号码为137××××5663的市民说,尽管我们都知道医生收红包违背职业道德,加重了患者负担,但是,如果我或者我的家属生病住院,我仍然要给医生送红包,这并非是我有钱烧得慌,只求个心里踏实。
手机号码为136××××2363市民李先生说,我父亲要做胃部切除手术,听别人说要给医生送红包,我就包了800块钱递给医生,可医生死活不要。到了做手术时,咱心里那是一个紧张啊!老爹最后手术很成功,我觉得给医生送红包有时候就是求的一个心安理得。
当然,也不是所有送红包者都是出于无奈的,也有出于真心感谢而送红包的,手机号码为133××××6085的市民刘先生说,母亲的手术很成功,我真的非常感激医生,多次请医生吃饭都不去,只好送个红包表示感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给医生送红包的病人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一是为了让医生尽心尽力治疗,以期得到更好的疗效;二是花钱求得心安;三是个别素质差的医生曾经暗示甚至明示,只好送出;四是原本不想送,但看到别人都送,只好随大流,也给医生送。
“社会上之所以流行给医生送红包,也不能全把骂名留给医生。”一位市民分析红包现象的原因时说:“没有搭台的,哪有唱戏的?试想,如果病人都不送红包,怎么会出现今天的红包现象呢?这不是在为收红包的医生开脱,收红包的医生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制度的惩罚和良心的折磨。有些患者之所以争相送出红包,很大程度上在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加上个别医生缺乏职业道德,就为“送红包”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市民吴先生还从机制上分析了送红包现象的根源:与其从道德层面抨击医生,不如从体制上找原因,要知道,再高尚的道德在不健全的机制下也可能出现滑坡。我们应该首先提高医院的就诊透明度,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管机制,从制度上堵住送红包的现象。
对送红包现象深恶痛绝的市民曲女士还倡议说,为了还给医疗环境一块净土,也为了减轻病人负担,请大家联合起来,都不要给医生送红包!这样,所谓的“潜规则”就不会长期潜行了。
本文标题:送红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unqi/jpsj/6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