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真有这么热?
可是,汽车里的温度真有这么高,足以把塑料瓶里的有害物质“泡”出来吗?
为此,我们咨询了多个私家车主,他们的回答都很统一:“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其中一位车主向我们反映,有的时候感觉室外挺凉快的,可车里却热得受不了,他调侃称,“车里车外可谓是两重天。前几天南京下雨,走在路上还有些凉,可车里就闷死了。早晨我打开车门,一股热浪袭来,车里的温度计直接显示43℃。”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据这位车主介绍,在前一阵子南京最热的时候,车里的温度接近50℃。如果将汽车放置在露天的场所,在烈日暴晒下一两个小时,温度甚至高达60℃。
同时,一位化学专业的网友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制作饮料瓶子的聚酯材料的耐热度为70℃,而“汽车里的温度不可能达到70℃”!
对此,杨校长解释,虽然PET的耐热度为70℃,并不意味着双酚A等有害物质只在70℃以上才会溶出。饮料存放的时间过长可能加速有害物质析出。
因此,饮料瓶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作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
究竟是什么在“作祟”?
据了解,超市销售的瓶装水、橙汁、茶饮料之类的塑料瓶饮料的瓶底或瓶身上,都有一个小小的三角形,里面写有数字或PET的字样。这个三角标志和其中数字是制成饮料瓶的化学物品标识。从这个代号就能看出饮料瓶的“身份证”哦!
杨校长向我们分析,PET也就是聚酯材料本身对健康没有害处,但在制造宝特瓶的过程中,加入了双酚A等化学原料作为透明剂,可让瓶子变得更透明好看。
而在加热或被重复使用时,瓶中含有的双酚A和其他化学成分可能被逐渐释放出来。其中,双酚A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影响尤其大,所以该微博网友的提醒并非谣言。
本文标题:喝汽车里瓶装水可能致癌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unqi/jpsj/1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