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一项数据表明,几乎半数以上的准妈妈存在体重超标的问题。是她们认识不够,还是控制方法不对?到底整个孕期增重多少更合适?传统书籍上10~15千克这一大而全的建议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一起来看Parents给你的建议。
【正文】
【大标题】孕前篇——将BMI指数控制在18.5~24.9
如果孕前体重就不理想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十个月内,妈妈和胎儿面临各种威胁健康的风险几率就会更大,而且这种风险还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孕前知识的普及,未准妈妈们都知道准备怀孕前先要吃上三个月的叶酸,但恐怕很少有人会先测下自己的BMI值。BMI,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用来判断胖瘦的指标。具体的计算方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这一数值在18.5~24.9之间为正常,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这样,孕前应该“增肥”还是“减肥”,相信未准妈妈们心里就有底了。
【大标题】孕期篇——饮食运动相结合
如何将体重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又能给自己和胎儿补充足够营养?这需要将平衡膳食与适量身体运动相结合。
【二级标题】合理膳食
虽然准妈妈们已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还是要抛弃传统“一人吃两人量”的旧观念。营养方面,孕期不同时期,自然有不同需求。
【小标题】孕早期
孕早期(第1~12周),胎儿生长发育相对缓慢,但妊娠反应容易使消化功能发生变化,所以很多准妈妈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因此膳食要求营养丰富、少油腻、易消化及适口。对于体重标准的孕妈妈来说,专家建议孕早期保持之前的饭量即可,仅在营养上需要更精心的搭配。
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早期每日食物建议量如下:
1、 谷类薯类及杂豆200~300克,其中大米、白面以外的杂粮不少于1/5。
2、 蔬菜类300~500克, 其中绿叶蔬菜占2/3;水果类100~200克。
3、 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总量150~200克, 其中鱼、禽类、蛋类各50克。
4、 奶类及奶制品200~250克或相当量奶制品(奶粉28~35克)、大豆及坚果50克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如豆腐干80克。
5、 烹调油15~20克,盐6克。
【小标题】孕中、末期
从孕中期(第13~27周)开始胎儿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期,直至分娩。母亲需要为产后泌乳、自己及宝宝的身体储备能量及营养素,因此孕中、末期均需要相应增加食物量,但这可不意味着就可以敞开怀大快朵颐。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主任医师Matthew Gillman指出,孕中期准妈妈实际的饭量应该是正常人的1.02倍,即便到了孕末期,你也只需多吃10%,即原来的1.1倍。具体到食物摄入量,请参考以下建议:
1、 谷类薯类及杂豆300~400克,其中杂粮、杂豆或薯类不少于1/5。
2、 蔬菜类4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2/3,水果类300克。
3、 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00~250克;其中鱼类75~100克、蛋类20克(1个鸡蛋)。
4、 乳类及奶制品300~500克;大豆类40克或相当量豆制品,或以10克坚果替代相应量的大豆。
5、 烹调油20~25克,盐6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孕中、末期额外补充的热量,最好是从水果、蔬菜和奶制品入手。如果你是甜食爱好者,那就找些低卡的替代品,如用一块米糕来代替一块棒棒糖。嘴馋时最难克制美食的诱惑,不妨吃些蒟蒻等高纤健康食品,既有饱腹感,还可满足囗欲,一举两得。
本文标题:孕期体重还需斤斤计较?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unqi/jpsj/10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