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将女职工产假由90天延长至14周。”昨天,这则新闻在一些母婴QQ群中被大量转发,引起了热烈关注和讨论。有妈妈说:“产假天数早就要改了,这都2011年了,20多年前的法规不适用了。”更多妈妈则在跟帖表示:14周产假也太短,产假天数要是能翻倍就好了。产假延长关乎“妈妈们“的切身利益,在这里,除了听取妈妈们的心声外,还应该听听产科医生从科学的角度来诠释产假延长的合理性。
产后生活剧变 产妇需要休息
在西医上,“坐月子”叫做“产褥期”。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主治医生王涛说,从西医的角度说,产妇产后休息是必须的,产前产后身体发生变化、体力的消耗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大约需要42天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现在的女性多选择28岁至35岁之间生育,在这期间身体的恢复就更有必要了。”
“首先,身体发生了变化。一是子宫的变化。分娩后,宫颈松弛、充血及水肿,呈紫色,子宫颈壁薄,皱如袖口。于是,之后就有一个子宫复旧的过程,6周时,子宫才可恢复到正常大小;二是乳房的变化。产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突然下降,乳腺开始泌乳。由于乳汁的分泌量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保证产妇休息、足够睡眠和可口营养丰富饮食,并避免精神刺激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外,生殖器官外阴的恢复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子宫内膜的复原也需要56天左右。”
同时,宝宝在子宫里,给孕妇的心脏增加了负担。由于宝宝顶着孕妇的膈肌逐渐上升,使孕妇的心脏发生移位,肺脏负担也加大,鼻、咽、气管粘膜还可能充血水肿,肾脏负担也加重,内分泌系统、关节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而这些器官功能的复原,都要靠月子里的养护。
其次,体力消耗过大。在分娩过程中,宝宝会给产妇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在待产时遭受的剧痛、消耗的精力,会使产妇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这也需要产后的修养才能恢复。
产假延长,利于母乳喂养
许多妈妈在宝宝两个月或4个月以后,产假期满就得回单位上班了,这时妈妈就不方便按时给宝宝哺乳了,需要进行混合喂养。这样一来,宝宝没有及时吃到母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受损,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产假延长,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
不少新妈妈或多或少会有些产后抑郁,心理和角色的转换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所以适当的延长产假,利于女性产后抑郁。
男性也需要产假
瑞典有一项研究证明,男性的“产假”有助延寿。“一是男性与孩子亲近过程中会更关注自身健康,注意饮食,更注意听取医生的建议,会减少健康构成风险的行为;二是与孩子在一起可以减轻精神压力,很多人初为人父,心情非常喜悦,这个阶段陪在孩子身边,自身免疫力会有所提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医学上认为,丈夫休“产假”有利于新生儿智力发育。新生儿虽然没有语言,视觉也不发达,但是,他们感觉灵敏。这时最易于接受父母的爱抚。父亲的语言、气息会给新生儿一种信息,对宝宝的感知觉发育和日后形成坚强的性格都有好处,更有利于建立起父子之间的情感联系。
因此,延长产假,不仅是人文关怀,更是产妇身体和精神上的需求。(父母网编辑整理)
本文标题:产假延长,产科医生有话说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unqi/jpsj/10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