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时由于心率过快、过慢及房室收缩不协调等而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常见的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严重的可发生晕厥、休克、心力衰竭。家长应保持镇静,及时把孩子送往医院。
(1)原因 ①功能性:见于健康儿童,可能与精神紧张、劳累、消化道疾病、植物神经不稳定等有关。 ②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疾病(感染性心肌炎、心肌病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
③急性感染:各个系统的急性感染均可引起。 ④电解质紊乱:低血钾、高血钾等。
⑤药物:洋地黄、奎尼丁、锑剂、麻醉剂等。 ⑥其他:Q-T间期延长综合征、缺氧、心导管术及心脏手术等。
(2)病症 心律失常时由于心率过快、过慢及房室收缩不协调等而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程度视心脏是否正常及心脏代偿功能如何而定。常见的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严重的可发生晕厥、休克、心力衰竭。婴儿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拒食、呕吐、嗜睡等。阵发性心动过速患儿常有反复发作的历史。
(3)医生诊治 ①诊断: 心律失常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来确定诊断,但大多数病例通过病史及物理检查就可做出初步诊断。 正常窦性心律:婴儿100~140次/分,1—6岁80。120次/分,6岁以上60~100次/分。根据心脏听诊、脉搏的节律及频率,可初步做出以下判断:
A.心率快而齐者: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伴1:1或2:1房室传导。 B.心率快而不齐者: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有不规则的房室传导,窦性心动过速伴有过早搏动。 C.心率慢而齐:窦性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D.心率慢而不齐者: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窦性心动过缓伴过早搏动、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率正常而不齐者:窦性心律不齐、频发性过早搏动、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常规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失常的主要办法。 还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监测,是一种在活动情况下连续24~ 72小时记录心电图的方法,可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有心悸、头晕、晕厥等与心律失常有关症状的患者,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心律失常,如以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可能检出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运动心电图:运动可诱发安静时未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或使静息时的心律失常加重。一般用亚极量运动试验,运动后心率增至170次/分。运动试验常用于一些复杂的心律失常的诊断。
②治疗: 首先要了解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治疗方能有的放矢。同一性质的心律失常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因患儿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而且病情发展的趋势个体差异大,绝不能单纯根据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诊断进行治疗。处理心律失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治疗不同,偶发性早搏无需治疗,而阵发性室性心动心速、心室颤动则需紧急处理。
B.查明病因和诱因并及时纠正:有些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心脏检查正常,此类心律失常预后较好,不一定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不适当的治疗反而加重患儿的思想负担,使症状加重,或发生严重的副作用。应做好解释工作,并定期随访。新生儿及婴儿期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尚未完善,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往往可以自愈。
C.了解心律失常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同一类型的心律失常造成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因患儿基本情况而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在健康的年长儿往往只有头晕、心慌等症状,如发生在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则常导致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不易掌握,副作用大,因此必须由医生指导用药。
(4)应对办法 重症心律失常需要住院治疗及抢救,但绝大多数的心律失常是一个慢性过程,特别是占37%以上的过早搏动,一般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只能在门诊追踪观察。这就把治病的主要负担交给了家长,家长应学会在家给孩子数脉搏,有可能的记录下过早搏动的次数,并按照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心律失常的治疗多为病因治疗,绝大多数又找不到病因,所以治疗只是对症,因此家庭饮食治疗有很大的作用,应加以注意。
钠和钾是人体内主要的矿物质,对于患者来讲,为了减轻心肌的负荷,一般主张低钠高钾。一般来讲,绿叶蔬菜如 油菜、菠菜、小白菜等不但含钾高,而且含钠也不低。而浅色 蔬菜,如洋白菜、冬瓜、土豆、苦瓜、芋头、慈菇、山药等含钾高,含钠低。水果也如此。因此,家长应选择这样的食物。
维生素C对动脉血管壁有增强韧性、减少脆性、增加弹性、减少渗透及出血的功能,这些无疑都对本病的治疗有益。维生素C还具有修复血管创伤、建立侧枝循环和增加心肌供血的多种作用。蔬菜、水果,如水萝卜、豆芽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比柑橘高,每百克猕猴桃含维生素C 100~ 200毫克;野生酸枣7枚可供给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家长应给患儿多吃这些食物。
本文标题:孩子心律失常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9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