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理性腹泻
6个月以下的宝宝发生腹泻的很多,特别是在夏天,每天平均要大便7—8次,黄绿色的稀便中混有少量奶瓣,有时稀稀糊糊的像打碎的蛋黄。很多妈妈紧张得不得了,四处求医问药。其实,这就是常见的生理性腹泻,它主要是由于孩子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也有些是因为体质过敏。患有生理性腹泻的孩子,外观常显得比较虚胖,脸部常有湿疹,其大便有酸味但无臭味,除大便次数多且不成形外,并无其它不适,照样精神好、食欲佳,体重也照样增长。
生理性腹泻鉴别要点
● 次数每天不超过8次,每次大便量不多;
● 虽然不成形,较稀,但含水分并不多,大便与水分不分离;
● 没有特殊臭味,色黄,可有部分绿便,可含有奶瓣,尿量不少;
● 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不发热,无腹胀,无腹痛(腹痛的宝宝哭闹,肢体卷缩,臀部向后拱);
● 体重正常增长。大便常规正常或偶见白细胞,少量脂肪颗粒。乱用腹泻药可导致“医源性疾病”
生理性腹泻千万不要给宝宝乱吃药,尤其是抗菌素类药物更不能盲目服用。如果服用了抗菌素,就会杀灭肠道内非致病菌,使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出现伪膜性肠炎,把本来正常的肠道环境破坏了。
肠道内环境被破坏后,就会出现肠功能失调症状,还会使本来不致病的细菌成为致病菌,使能够被正常菌群抑制的致病菌繁殖,达到致病的数量。妈妈要避免这种“医源性疾病”。
生理性腹泻的治疗
“生理性腹泻”患儿也无需药物治疗,因为,治疗腹泻的药物均有抗感染、收敛、助消化等作用,而“生理性腹泻”既不是消化道感染,又不是消化不良,故没有用药的必要,且“是药三分毒”,对婴儿也没有益处。
对“生理性腹泻”婴儿应加强护理,应及时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部,并用软膏涂抹,否则就有可能引起臀部皮肤发红,甚至局部感染。此外,对“生理性腹泻”婴儿,应警惕在此基础上发生“病理性腹泻”。如果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大便内水分增多,有臭味,就很可能有其他因素加重了腹泻,此时应该寻找原因,去除造成腹泻的新因素,积极给予治疗,直到恢复平时状况为止。
对于不敢确定是不是生理性腹泻的父母,可以去医院做一下大便检查,当粪便检查异常时就有可能是病理性腹泻了,就要遵医嘱进行调理。
如何预防生理性腹泻
如果生理性腹泻是由人工喂养造成的,那么只要注意调整喂养习惯即可;如果生理性腹泻是由母乳原因造成的,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换奶,当改吃牛奶或其他乳品后一般都能奏效,药物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我们知道,婴儿吃奶的目的,就是获取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其机体正常功能和生长发育。排便的意义在于,既保证营养,又能排除消化道内的废物。既然 “生理性腹泻”并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完全可以不必因为大便次数多而舍弃母乳,改换牛乳或其他乳制品。
本文标题:婴儿生理性腹泻鉴别5要点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