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一出,开始舆论和群众的声音基本都一边倒,觉着医院为了谋利,不顾孩子的真实病情。本以为又是一场热闹过后终归平静的小插曲,但9月15日新闻又出:小志腹部又鼓胀被父亲带去医院洗肠,一时间网络上又热议纷纷,“挺医派”、“挺患派”、“媒体反思派”等等上演了一番唇枪舌战。
而像我们这样作为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病情。相信小志的父亲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顾孩子的生命。开出“8毛钱药方”的广州一医院医生表示,当时小志病情不算严重,未完全确诊是巨结肠且程度较轻,先保守治疗再观察较合适。小志的父亲表示X光显示孩子没有肠穿孔,先保守治疗,“如果是先天性巨结肠,神经节细胞会慢慢长,如果等到过几个月长好了,可能就没有这种情况了”,即使确诊,也不选择深圳儿童医院做手术。
孩子是我们每位家长的掌中宝、心头肉,一旦孩子生病,我们心急如焚、焦虑万分,就算是一般的感冒发烧,大部分家长也还会带着孩子上医院求医,毕竟孩子的事,无小事,若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主义而延误病情,让孩子多受罪,一则家长后悔,二则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
但上医院,医生的诊断、医生的建议咱是不是照单全收呢?看上去孩子也许只是普通的便秘、腹胀,但医生嘴里蹦出一大堆医学术语,表示有得那种病的可能,但需要作一系列复杂的检查才能确诊,你做还是不做?也许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但是不是医院首选方案就是挂盐水,你挂还是不挂?
也许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医生,医者父母心呵,他们肯定是为患者考虑,但越来越多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多长一个心眼:8毛钱事件见报的当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男性患者的治疗清单里,竟然出现阴道分泌物的化验,让人感觉荒唐可笑至极,关于医院各种乱七八糟检查的新闻,层出不穷;对于孩子,国外是能不挂水就不挂水,而我们这边是能打针吃药也先挂水,抗生素用多了,对孩子的身体是另外一种伤害;而更有些医生本着谨慎出发,对什么病,不确定,只说有可能,让人云里雾里……
本文标题:家长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