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疾病 > 正文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2013-02-01 13:55:24 来源:www.yunyuhome.com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尤以5岁以上的孩子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心肌炎依其症状的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如发生在急性期,则心肌炎的症状常为全身症状所掩盖。而若发生在慢性期,仅较重者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轻者因无特殊表现,常为临床工作者所忽略,应提高警惕。

原因

        本病发生的外因一般有冬春感受风热和夏秋感受湿热毒邪两种。内因则为正气不足,尤以心肺气阴两虚为主,情志变化、疲劳、外感等因素又为发病的诱因。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如卧床休息、镇静及镇痛处理,或服用激素和大量维生素C治疗。而中医在治疗心肌炎方面则有一整套治疗方法。在心肌炎初期,以祛邪为原则,以清热解毒为大法;慢性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活血理气当贯穿疗程始终。

  一、心肌炎初期的症状

        因热毒侵袭造成的恶寒发热,其症状有:头痛流涕,咳嗽咽痛,心悸胸闷,舌质红苔薄黄。治疗上应用清热解毒、宣肺宁心的药物,如“银翘散”。

         因热毒侵袭造成的痰热蕴肺,其症状有:发热咳嗽,痰多而黄,胸闷烦躁,心悸气短,舌红苔黄腻。治疗上应用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药物,如“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

         夏秋因热毒侵袭造成的湿热上扰,其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纳呆,心悸不舒,胸闷头晕,舌苔滑腻。应用清热利湿、升清止泻的中药,如“葛根芩连汤”。

        综上所述:心肌炎初期以病毒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时,主要应用抗病毒感染的中药进行治疗。临床常用中成药品种很多,如“清热解毒口服液”、“热速清口服液”、“热炎宁冲剂”、“祛痰灵”、“儿童清肺口服液”等。

  二、心肌炎恢复期的症状

         恢复期的症状有:病毒感染的同时或1—3周内,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胸闷或胸痛,头晕,多汗等。此时的治疗原则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活血理气贯穿全方。当气滞血淤出现心悸胸痛,气短善太息(喜欢叹气),性情急躁,两胁胀痛,舌上淤斑或淤点,应以行气活血、养心安神的药物治疗。

        病程日久、气阴两虚时的症状有: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心烦失眠,神疲乏力,口干咽燥,盗汗或自汗,舌淡红或少津。此时应以益气养阴、宁心复脉的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病毒性心肌炎以心肌受累症状为主要表现时,重点要以养心安神,行气活血,益气养阴,宁心复脉之法治疗。临床可以用的中成药有“生脉饮”和“复方丹参滴丸”等。但始终还是以由医生决定的治疗方案为好。

护理

        因为轻的心肌炎症状表现不明显,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发烧且精神越来越差,胸闷气短,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一定要请医生多注意孩子的心脏情况,如果医生建议做血常规检查、胸透、心电图,甚至是抽血检查,父母最好做好配合,以排除心肌炎的可能。

        还需要注意的是,得了心肌炎的孩子需要充分的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的恢复。急性期至少需要卧床休息一个月。慢性期可适当活动,以免发生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病毒性心肌炎是孩子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平时要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以减少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本文标题: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6951.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