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疾病中的一些中医术语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中医认为,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二字。阴阳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六纲,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2.五行,是对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的概括。中医将人体的内脏分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关系来解释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心阳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作用,金角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3.稚阴稚阳,指孩子体内精血津液还不充实,内脏功能尚不健全或全而未壮,所以孩子患各种传染病的几率较成人高出许多。
4.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肺液、胃液、肠液及涕、泪等。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
5.精,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狭义的精,是指人体肾所藏的精气中的一部分具有生殖能力的物质,也称为生殖之精。
6.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生成与脾胃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
7.神,狭义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志、感觉、领悟、智慧等。
8.脏腑,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三焦分为上中下焦,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部分,包括脾、胃。
9.肺,主宣发肃降。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干净的作用。
10.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经脉是直行的干线分布在较深处;络脉是横行的分支,分布在较浅处。
11.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简称六气。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出现反常气候,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或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这时六气成为致病因素,称为六淫,又叫六邪。
12.穴位,也有叫腧穴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13.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前者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全,后者指小儿形态和功能均未臻完善。
本文标题:小儿疾病中的这种中医术语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