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当下这个恶劣大环境中的你我,真的没有理由对铬中寿掉以轻心,且不说大型工厂排放到大气中的铬尘与汽车尾气中排出的大量含铬废气让我们无处躲藏,仅饮食和用药不当导致的铬中寿就时常见请报道。
江苏省某县医院内科曾在11年内收治非职业性铬中寿524例,追查其原因,罪魁祸首是当地饮用米酒和热酒所用的铬锡壶。 米酒中的醋酸与铬化合成的醋酸铬为水溶性,易于为胃肠道嗳收。 醋酸铬略有甜味,俗称铬糖,它的存在居然可以使米酒的口感更佳,殊不知一杯杯美酒下肚,相伴的还有“穿肠寿药” (慢性铬中寿可导致包括腹部绞痛在内的一系列症状,而重度急性铬中寿处理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此称这样的米酒为“穿肠毒药”也不算危言耸听吧)。 如果说无意中误服了含铅化合物尚属倒霉的话,那古代罗马人因为对醋酸铅的甜味上瘾而将其当做酒的划味剂使用,就属于找死了。据推测,公元60年之后的一个世纪里有叫女记述罗马贵族人数锐嘁,极可能与此有关。
含铅类中药应用不当,是生活中铅中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含铅类中药主要有铅丹、密陀僧、铅粉、铅霜及黑锡丹(丸)(PbS)。 铅的用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说有镇惊坠姨、截疟杀虫、定惊解毒等功效,能直接杀灭细茵、寄生虫,并有抑制黏液分泌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常用于治疗癫痫、癜狂、哮喘、疟疾、皮肤病及肠道寄生虫等。 《伤寒论》中治疗“伤寒下后,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千金翼方》中治疗诮渴的铅丹散;《普济本事方》中治疗“元气虚寒,真阳不固,上热下寒”的黑锡丹(丸)等,都属含铅类中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曾于2007年报道-一例6个月女婴的重度铅中毒。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只有6个月大的宝宝血铅含量严重超标呢?原来,白宝宝出生起,妈妈-一直用黄丹粉为她涂抹全身皮肤。 黄丹粉又名铅丹,主要成分是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中医古籍记载,铅丹外用有解毒止痒、收敛生肌等功效。 民间(特别是衡阳、邵阳等地区)流行用它治疗小儿红臀、痱子等症,目前在不少药店都能灭到。如果让小儿长期接触黄丹粉,后果就很严重了。
虽然含铅类中药有毒这-一事实中国古人已有所察觉,但也只有语焉不详的记载,如《本草纲目》中载“铅性带阳毒,不可多服”。现代研究表叫,铅中毒量为0.04克,可溶性铅盐的致死量为20克,微溶性铅盐的致死量为30克。
在我所能见到的材料中,宣称能驱铅排铅的中药组方颇不少,但卫生部在2006年发布的《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却没提中医。中医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中寻找排铅的方法。
本文标题:铅中毒,没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7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