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肯定。有学者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伴有环境因素引起的;也有学者认为与胎儿在母体中的体位有关。发病与否还与抚养习惯有关,习惯用背兜将婴儿背于母背,能使髋部保持在外展屈曲位者发病率较低;而一些人习惯将婴儿紧紧包在”蜡烛包”中,婴儿双腿一直保持伸直者则发病率较高。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可能发生。从临床表现上看,单侧脱位时,患侧臀部及大腿内侧皮肤皱折增多加深,与健侧不对称。双侧脱位则伴有会阴部增宽。新生儿期患肢缩短不明显,外展稍受限。虽有这些特征,外行人还是不易发现病情。故应将新生儿有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列入新生儿常规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
随着孩子年龄长大,孩子会走路后会出现跛行步态,单侧脱位的患儿身体向患侧晃,双侧脱位的患儿则呈左右摇摆的“鸭步”状。双侧脱位者腰椎前凸、臀后突。单侧脱位者下肢不等长。另外还可见大粗隆上升、突出等症状。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因不同年龄段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且方法越简单。
6个月以内的小儿治疗最简单,既不需手术也不需麻醉,其中以新生儿期治疗最简单,都不需手法整复,仅采用一些支具,使髋关节保持屈曲、外展、外旋位即可达到自然复位的目的。如能在新生儿期正确治疗,可有95%左右痊愈率。如外展尿枕法、外展夹板法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无任何痛苦。6个月以内仍可用梯形尿枕、蛙式夹板等,经3~4个月即可治愈。
3岁以内仍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在麻醉下进行手法整复,用蛙式位石膏或支架固定2~4个月,再换外展位支架石膏固定4个月,疗效亦较满意,可有90%成功率。
4~7岁患儿则多需手术切开复位,而8岁以上即使手术切开复位,疗效亦不理想。由此可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本文标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早治疗是关键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rwfq/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