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咽之典型案例
据中国安全天地网( WWW. AGTD. CN)报道,某日上午10时许,某小区内,一名14个月大的宝宝因食用未去皮的葡萄,致使葡萄皮卡在食管中,孩子随后出现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等症状,家人急忙向120求助。据120武警站急救人员介绍,他们接到求助后,立即赶到事发地。当时孩1子面色苍白、嘴唇发紫且不停咳喘,这些症状显示宝宝食道中确有异物。妈妈称,宝宝年仅14个月,家人一不留神,宝宝竟将一颗葡萄塞进嘴里,他们发现时赶忙处置,但为时已晚,葡萄已被宝宝连皮“咽”了下去(其实是误咽到了气管)。不多时,宝宝便嘴唇发紫,气都快喘不上来了。急救人员分析,葡萄皮较软,在适当外力作用下,卡在食道里的葡萄皮会自行滑下。鉴于此,急救人员连续轻拍宝宝的后背,宝宝开始恢复正常呼吸,脸色也逐渐好转。据急救人员介绍,5岁以下婴幼儿,因进食不慎引起食管或气管进异物的事件时有发生。
误咽之预防第一
1.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不要在进食时嬉笑哭闹或者跑跑跳跳。
2.要把家里的东西放好,不要把小孩可以塞进口里的体积较小的东西(如药片、首饰等)随意摆放,以防误吞或误吸。
3.玩具要按年龄购买,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玩具。
4.注意家居清洁,客厅、卧室等不要有杂物。日常我们还碰到一些特殊的食道异物,如纽扣电池,衣夹的弹簧等,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特别提示
气管进入异物的典型症状是进食时突然出现的剧烈咳嗽,多数伴有面红气促,严重时嘴唇或者全身发紫。
误咽之紧急处理
1.应用“海姆利克氏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
如小宝宝的意识尚清醒,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宝宝背后,双臂环抱宝宝,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宝宝腹部正中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
如宝宝已昏迷,应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面向宝宝,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
2.施救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特别提示
常见的其他易致宝宝误咽的食品有:、珍珠奶茶中的“珍珠”、QQ糖、各类果仁(以花生最为常见)。所以,妈妈最好不给宝宝购买上述食品。
延伸阅读
海姆利克氏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
这种急救法是海姆利克教授于1974年发明的。在此后的12年中,这种急救法在美国就已经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以及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等。海姆利克教授也因此被世界名人录誉为“世界上挽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利克教授是位资深的食道和吞咽问题的外科医生,他认为此前急救手册中指导为气管异物患者实施紧急处理的方法是错误的,如“用手掌猛击后背,再用手指抠喉咙”两个动作,那样只会使异物在气管内越陷越深。
正确的操作方法如前文所述。海姆利克氏急救法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可以用于“自救”。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患者往往已不能说话呼救,患者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气管食物被冲出。
本文标题:葡萄皮惹的祸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