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近20 010的儿童死亡是因意外伤害引起。其中,道路交通伤害是中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二位死因。平均每年有35095名15岁以下儿童因道路交通意外受伤甚至死亡,即平均每天96名。在道路交通伤害中,约14 010为非机动车事故,更有成千上万儿童因交通事故而终身残疾。
眼见着家门前的车是越来越多了,在过马路的时候,妈妈当然不会轻易撒开孩子的手。不过,当两边看上去没车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忽略斑马线,拉着孩子的手横穿马路?或许这种情况也有吧!要记得,习惯可是把双刃剑,好习惯、坏习惯的养成可能就发生在父母的不经意之间。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留下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的土壤,从他们有记忆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把事情尽量做对,至少在“如何安全过马路”这种事上。
横过马路意外之预防第一
1.妈妈要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及早向宝宝讲解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当然,父母为此也要做些知识的储备。不能小看这一点,你要是不认真查一查,未必一下就能说准确。
诸如:指挥灯信号的含义,“红灯停、绿灯行”自是不必说,不过,要说清黄灯,正确的解释是: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栏。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2.横穿马路时则要遵守下述规定。
(1)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时,也不可突然横穿马路,以免发生意外。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6)过马路时要集中注意力。应顾盼左右是否有相向急驶的高速车辆,判断能否在你穿过马路的时间范围内恰好驶近。绝不要被景致吸引,更不能考虑其他与穿过马路无关的事。
(7)看清路面是否平坦、整洁。有凹陷或凸出的障碍物应绕开避免摔跤,瓜皮果屑也应绕开以免滑倒。一旦摔跤应立即离开马路。
3.父母要身体力行,做好宝宝的表率,这样对宝宝所做的知识灌输才有可能起作用。
胸部开放伤的紧急处理
横过马路意外一旦发生,常常后果难测,如发生胸部开放伤,则需按以下原则处理。
1.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尽量试做以下几步。
2.立即用尽量清洁的布料包扎封闭伤处。不要用敷料填塞胸腔伤口,以防滑人。
3.清除呼吸道的血液和黏液。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脏按摩。
4.多根肋骨骨折有明显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时,用厚敷料(或急救包)压在伤处,外加胶布绷带固定。
5.送医院急救时应取300的半坐体位,并用衣被将宝宝上身垫高。
本文标题:家门前的车是越来越多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