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爬得那么高
据报道,2004年世界上第一款4岁儿童也可以单独安全乘坐的自动扶梯“奥的斯NextStep”在广州诞生。自150年前奥的斯生产出全球第一台安全电梯以来,世界电梯行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行规,包括4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乘坐自动扶梯等。据悉,奥的斯NextStep自动扶梯通过消除踏板和裙板之间的缝隙、增加梯级踏板筋条数量等方式,以及多项自动扶梯研究领域的高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几乎从根本上安全消除了自动扶梯安全隐患,从而使得4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乘坐自动扶梯的行规成为历史,开创了自动扶梯全新境界。
“爬得高,看得远”,这个道理,小宝宝们好像无师自通,所以,多数宝宝都喜欢“爬高高”这个探索新世界的游戏。可是这时,意外常常就会发生了,如果家里恰好住在高层上,那么,窗口、阳台对宝宝存在的威胁常常是致命性的。据报道,美国每年有4700名儿童因为从窗户跌落而被送进急诊室,而且他们大多是在自己家中受的伤。
攀爬意外之预防第一
1.平时加强对宝宝的安全教育,以下几点是3岁的宝宝应该知晓的:
千万不要攀爬高墙或栅栏等,因为小宝宝对身体的平衡度不容易把握,很容易摔下来受伤。另外,许多栅栏的顶端多是尖锐的铁刺或碎玻璃,当你攀爬时,稍有不慎,就会被刺伤。
不要攀爬到没有安全设施的高处,如小山坡、悬崖等。一旦失手、失足坠落下去,轻者会把胳膊或腿磕破、流血,重者则会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在攀爬的过程中,如果抓扶的物体突然松动了,你会从高处摔下来,或者被掉下来的东西砸伤。
看到其他小伙伴攀爬时,一定要及时劝阻,如果他不听劝告,应尽快告诉大人,加以制止。
2.不要蹬踏阳台r上的凳子、花盆、纸箱等不稳固的物体。不要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摆放方便宝宝攀爬的家具,例如椅子、桌子。
3.千万不要在阳台上玩打闹、追逐或玩气球、放风筝等危险的游戏。
4.不要伸手去够阳台外面的东西,以免身体失控摔下楼去,发生意外。
5.站在阳台上向远处眺望,或与楼下的小伙伴打招呼时,身体不要过多地探出阳台,以免失去平衡,跌下楼去,造成伤亡。
特别提示
妈妈应该知道,纱窗是不足以防止宝宝跌出窗外的。最好在窗户上安装儿童防护栏,这是最佳保护措施。
攀爬意外之脊髓损伤的紧急处理
如果宝宝在受伤的现场已经出现四肢或双下肢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妈妈就应意识到宝宝有可能伤到了脊柱。此时应采取如下紧急处理措施:
1.对于受伤的脊柱部位,千万不要随便活动或者施加外力,必须注意保持受伤的宝宝颈部和躯干的伸直位(平躺),决不可使脊柱屈曲、扭转、屈伸、转、捏、揉、压、砸、扳等。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有脑脊液漏要加厚包扎。
2.用手平托宝宝的身体,将其固定在硬木板担架上再搬运。搬运时要尽量保持宝宝受伤当时的体位,或是使宝宝保持自己感觉痛苦相对较小的姿势。
3.应一边抢救,一边严密监视宝宝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命指征。
4.对昏迷的宝宝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尽量保持他的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特别提示
不能采取那种一人抬伤者的腋窝,一人抬伤者的下肢的“吊车式”的错误抢救的搬运方式。
延伸阅读
伤者的护送技巧
搬运转送伤者时,要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转运工具。在抱扶伤者时,动作要轻巧、敏捷,一致对腰部,骨盆处骨折的伤者就要选择平整的硬板架床,在运送中要尽量减少震动,以免增加伤者痛苦。路途较远,还需寻找合适的交通工具。在路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在必要时做急救处理。送到医院之后,应向该院医务人员交代伤情。
1.扶行法:多用于伤情较轻,能够站立行走者。方法是救护人站于伤者一侧,扶持其行走。
2.抱持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行走,救护者只有一人时,方法是救护者站于伤者一侧,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其抱起。如伤者卧于地上,则救护者先屈一膝跪地,用一手将其背部轻轻扶托起,另一手从其双腿胭窝处托过,将其抱起。若伤员还有知觉,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
3.背负法:多用于伤员不能自行行走。救护者站在患儿的前面,呈同一方向,微弯背部,将患儿背起。但对胸部创伤的伤者不宜采用此法。如伤者卧于地上,不能站立者,则救护人员可躺于伤者一侧,一手紧搂伤者肩,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负于救护者背上,而后慢慢起来。
4.椅托法:又称座位搬运法。甲乙两个救护者在患儿两侧,面对面,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伸一手放于患儿大腿之下而互相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而搭于肩上,起支持患儿背部的作用。
转送病员的途中应注意的事项
1.对危重的伤者要做好伤情标记。
2.对扎止血带的伤者,每隔40-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约l—2分钟。
3.昏迷伤者取侧卧位,胸部垫一枕头或衣卷,隔2小时翻身1次。
4.抽搐伤者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或垫塞缠上纱布的筷子,以免咬伤舌头。
5.途中密切观察,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要积极抢救(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6.担架或木板要固定好,防止车开动或刹车时碰伤。
本文标题:多数宝宝都喜欢“爬高高”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