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的胎龄达到28周至未满37周的婴儿。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一般在1000~2500克之间。与足月儿相比较,早产儿的各个器官发育不健全、抗病能力弱、皮下脂肪薄、感染机会多,从护理方面要更加精心。首先,要注意保暖,常需要把婴儿放在暖箱中,要注意暖箱的温度和湿度。其次,要防止交叉感染,接触婴儿前要洗手,要坚持母乳喂养,使婴儿从母乳中获得抗感染因子。第三,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及体温等。第四,要观察婴儿的黄疸、精神及吃奶等情况,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
姿势和感觉
对宝宝而言,头部比例较大,颈部和背部肌肉难以支持头部,常需慢慢练习,才能学会如何控制头部。在宝宝躺下时,可将宝宝的手臂伸直,让他侧躺,再拉另一只手使它朝宝宝胸部曲屈。宝宝一周大时,可依赖肩膀的力量稍微将头部撑起,6周大时则可支撑头部大约1分钟以上。
初生时,宝宝的听觉、嗅觉及味觉都相当敏锐,他很快就能辨认妈妈的气味,2周内可用眼睛辨认妈妈。宝宝喜欢听高频率的说话声,特别喜欢爸爸及妈妈的声音。他对声音的反应也可表现为改变呼吸形态,而且容易被嘈杂的噪音吵醒。
反射动作
踏步反射:握住宝宝的胳肢窝,让他的足部踏在坚硬的平面上,他会很自然的做踏步运动。
抓握反射:宝宝的手指会很自然的握住任何置于掌心的物体。如果他用双手抓住你的手指,由于抓力很大,甚至可将整个身体拉起。
寻乳反射:这种反射可使宝宝寻找乳头以吸奶。如果你用手指轻触他的颊部,他会转头到你触摸的方向,并张开嘴巴准备吸吮。
惊吓反射:当宝宝被惊吓的时候,他会很自然的举起双手和双脚,好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一样,其四肢会慢慢向内卷曲,手掌会紧握拳头。
宝宝的声音
呼吸:新生儿约在出生后10秒钟开始第一次呼吸,新生儿的肋间肌作用较弱,呼吸主要靠膈肌运动。呼吸表浅,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60次,而且有时有不规则呼吸。出生2天后呼吸的频率降至20~40次/分钟。如果呼吸道内有小异物会出现鼻塞。
打喷嚏:强光不仅刺激眼睛,同时也会刺激鼻子,而使宝宝打喷嚏。打喷嚏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中的异物,防止灰尘落入肺部。打喷嚏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意味宝宝感冒了。
打嗝:宝宝会经常打嗝,这是正常的。打嗝通常是由于横膈突然不规则收缩所造成,同时也意味着与呼吸相关的肌肉越来越强壮,而且彼此间的协调作用越来越好。
宝宝为什么要哭
宝宝不同的哭泣声代表不同的意义,要学习识别。
1.宝宝在大哭之前会先吸一口气,全身肌肉紧张,脸部扭曲、痛苦,脸色涨红,然后便张口大哭。虽然你会觉得难过,但这证明你的宝宝非常健康。
2.宝宝在饥饿时会哭泣,直到他吸到乳头或奶瓶时为止。
3.疲倦、衣服不合适、不舒服、太冷或太热时宝宝都可能会哭泣。由不舒服或疾病所致的哭泣常常伴随不吃奶及精神不好。
4.孤独是造成宝宝哭泣的主要原因之一。宝宝喜欢与人接触,如果他觉得有被遗弃的感觉,他就会哭泣不止,直到有人抱起为止。
安抚哭闹婴儿的方法
1.喂奶;
2.搂抱;
3.有节奏地摇动;
4.把婴儿包好;
5.有节奏地轻拍婴儿;
6.给婴儿一些东西吸吮;
7.分散婴儿注意力。
怎样抱小宝宝
宝宝出生后,你应该用皮肤与宝宝多接触,这样有助于他辨认你的气味,迅速建立亲子关系。根据研究显示,与他人皮肤接触频繁的婴儿,会更健康和快乐地成长。抱小孩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抱起宝宝。将一只手滑到他的头颈部下方,另一只手滑到下背部。轻轻地将宝宝抱起,使他的头不致于向后仰。以手肘弯曲处支撑宝宝头部,使其头部不会下垂。
2.摇动宝宝。宝宝位于手肘弯曲处时,若他的头颈部和四肢能够被支撑得很稳固的话,可以像摇篮一样摇动。
本文标题:早产儿护理的种种注意事项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