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的养护细节
保护宝宝的眼睛
宝宝的眼睛十分娇嫩、敏感,极易受到各种物质侵袭,因此需小心保护。应讲究眼部清洁.防止疾患感染。宝宝的洗脸用品,应有专用的毛巾和脸盆,并且经常保持清洁。每次洗脸时,可先擦洗眼睛,如果眼屎过多,应用棉签或毛巾沾温开水给宝宝轻轻擦掉。
宝宝毛巾洗后要放在太阳下晒干,不要随意用他人的毛巾或手帕擦拭宝宝的眼睛。宝宝的手要经常保持清洁,不要让宝宝用手去揉眼睛,发现宝宝患眼病时,要及时治疗,按时点眼药。
◎防止强烈阳光或灯光直射宝宝的眼睛。宝宝室内的灯光不宜过亮,到室外晒太阳时,要戴遮阳帽以免阳光直射眼睛。平时还要注意,不要带宝宝到有电焊或气焊的地方,免得刺伤眼睛,引起炫目。防止锐利物刺伤眼睛及异物入眼。宝宝的玩具要没有尖锐棱角的。不能给宝宝小棍类或带长把的玩具。要预防尘沙、小虫等进入眼睛。一旦发生异物入眼,别用手揉,可滴几滴眼药水刺激眼睛流泪,将异物冲出来。
◎成人患急性结膜炎时,要避免接触。眼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如果父母患上眼病,那么应及早为宝宝预防。
保护宝宝的耳朵
听觉功能是语言发展的前提。如果耳朵听不到声音,就无法模仿语音,因而也就无法学会语言,这对宝宝的智力发育极为不利。为此,必须对下列方面加以注意:
◎慎用药物。慎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能够引起听神经中毒的抗生素,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耳聋。即使非用不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防止疾病发生。麻疹、流脑、乙脑、中耳炎等疾病都可能损伤宝宝的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积极治疗急性呼吸道疾病。
◎避免噪声。这时的宝宝听觉器官发育还没有完善,外耳道短、窄,耳膜很薄,不宜接受过强的声音刺激。各种噪声都会对宝宝不利,会损伤宝宝柔嫩的听觉器官,降低听力,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
◎不要挖耳。不要给宝宝挖耳朵,也不要让宝宝耳朵进水,以免引起耳部疾患。
◎防止异物进入。防止宝宝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朵,这些异物容易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应该去医院诊治,千万别自己为宝宝掏挖,以免损伤耳膜,引起感染。
防止宝宝从床上掉到地上
这几个月中最常见的事故是宝宝从床上掉到地上。由于妈妈往往认为宝宝还不能翻身,也不会爬,不会掉到地上,所以就粗心大意造成事故。
当未给宝宝床上加栏栅而让宝宝单独睡觉时,宝宝就可能坠地。宝宝反复用脚蹬被子,身体会逐渐移到床边,就会掉到地上了。但宝宝床不太高,掉到地上也受不了大伤,头部往往碰个大包,疼得直哭。被哭声惊动的妈妈跑过来看,才发现宝宝掉在地上了。
这样小的宝宝脑袋受到撞击,妈妈会担心是否有内伤。两个月的宝宝从床上坠地,几乎没有过后大脑受影响的。无论是掉到床板之间,还是碰到塑料管上,都不会发生脑内出血。有的妈妈也许会抱着宝宝去外科检查。经过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就可以了,从床上掉下来是不太要紧的。如果乘汽车时被撞,或者急刹车时碰到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就比较严重了。带宝宝乘车,应特别注意保护宝宝的头部,最好由妈妈始终用身体护着宝宝的头部。
宝宝容易出现疝气
疝是人体比较常见的解剖畸形。很多部位都可出现疝,如腹部疝、膈疝、纵膈疝、腰疝等。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腹股沟斜疝和脐疝。脐疝是因出生后脐带血管结扎未完全闭合,脐带脱落后脐部逐渐大形成的,可大可小。哭闹时更大,多数1~2岁内自愈。腹股沟斜疝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很难自愈,所以家长就要特别注意疝气的变化。如果疝气嵌顿缩不回去应立即到医院诊治,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宝宝的玩具应常消毒
宝宝往往有啃咬玩具的习惯,所以应该经常给玩具消毒,特别是那些塑料玩具更应天天消毒,否则可引起宝宝消化道疾病。对不同的玩具应有不同的消毒方法:◎塑料玩具可用肥皂水、漂白粉、消毒片稀释后浸泡,半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洁的布擦干净或晒干。◎布制的玩具可用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暴晒。◎耐湿、耐热、不退色的木制玩具,可用肥皂水浸泡,然后用清水冲后晒干。◎铁制玩具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可达到杀菌的作用。
由于宝宝爱将玩具放在口中,加之宝宝抵抗力低下,所以,不要给宝宝玩一些不易消毒的或带有绒毛的玩具。
本文标题:3个月宝宝的养护细节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