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法定的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有几种?
2013-02-02 00:50:08 来源:www.yunyuhome.com

          除上述疾病以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筛查手段不断提高,可以通过一滴血或尿液快速检测出一百多种代谢性疾病。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应警惕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尽快带孩子进行该类疾病的筛查。法定的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卡介苗(结核病疫苗)。

    2.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

    3.小儿麻痹症疫苗。

    4.B型肝炎疫苗。

    5.麻疹、德国麻疹、腮腺炎疫苗。

        卡介苗接种后可以预防结核病,新生儿出生后24小12即应初种。城市儿童应于7周岁加强免疫1次,农村儿童于7、12周岁各加强免疫1次。接种后2。3周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直径在10毫米左右),随后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直径3—5毫米的小脓疮’可逐渐吸收,或穿破形成溃疡。局部如果流脓、流水,可以上2-3紫促其干燥,不可挤脓、包纱布,更不能做局部热敷。一般经2~3个 j  月自行结痂,痂掉了就好了。少数人可出现接种侧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径不超过10毫米以上均为局部一般反应,偶有少数新生儿反应较重,局部溃疡面较大,较深,或淋巴结化脓不易结痂’还有的形成瘢痕疙瘩,一般没有全身反应。接种卡介苗后要注意新生儿的卫生保健,不要接触结核病人并于3~4个月到指定的结核防治所复查接种效果。少数反应较重的应及时去结核病防治所随诊。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所致的一种传染病。感染了乙肝病毒,有些人发病,而另一些人则不发病,没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但他们的血液中含有乙肝病毒,可以将病毒传染给正常人,使他人患病,这些人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由于新生儿免疫耐受性的原因,感染后一般没有临床表现,大多数将成为病毒携带者,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必须对新生儿采取预防措施。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使新生儿自身能抵抗乙肝病毒,防止母体病毒传染新生儿和外界其他途径(输血、注射、接触乙肝病人)的感染,以起到保护新生儿的作用。

          婴幼儿在接种疫苗后多数没有或有很轻的反应,分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两种。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淋巴管发炎;全身反应主要是发烧,但大多数都不超过38℃,可持续2—3天,有的婴儿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昏、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现象,但多数症状不重。由于疫苗是生物制品,接种后对皮肤局部会产生刺激。无论是活菌苗还是死菌苗,接种到人体后都是一次轻度感染,会出现各种全身反应症状。这种症状不会引起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也不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这期间家长只要多给孩子喂些开水,吃些清淡的饮食,让小孩多休息,并保持接种部位的卫生清洁,经过2—3天就会渐渐地好起来。

    尽管计划免疫用的疫苗的质量都比较好,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总会有个别人发生严重的接种反应。因此,为预防万一在预防接种后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接种疫苗后,孩子不要立即离开注射地点,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回家。这样做,便于医生及时处理迟发的过敏反应。

    2.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的体育活动和运动;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用手搔抓接种的部位,以免加重反应。

    3.接种部位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衬衣要勤换、勤洗,但暂时不要给孩子洗澡。

    4.当反应强烈或出现异常反应时,如注射局部反应加重,发生感染、化脓现象;高烧持续不退;皮疹有增无减;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出现惊厥时,要考虑并非是预防接种的正常反应,要立即到医院诊治。

        预防接种虽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但预防接种用的是生物制品,是微生物或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这些物质对人体来说是异性蛋白质。由于个体差异,人体对这些生物制品的反应也不相同,有的个体在接种疫苗后可引起某些组织或器官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为了防止由于人体差异的原因而导致的异常反应,对预防接种规定了一些禁忌症。

本文标题:法定的婴幼儿预防接种疫苗有几种?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508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