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降生带来的巨变随着分娩过程的完结,婴儿身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婴儿在以后的生命中再也不会经历一次如此之大的环境变化。这真是一次大调整、大变化。婴儿的血液循环不再是连接在母体内的胎盘上,而是需要自己工作;许多器官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运作,如肺脏或消化道。
婴儿的身体不得不离开母体36℃的环境,而去适应变化较大的外界温度。然而,这时的婴儿还无法更好地调节热平衡,大人则不得不将刚出生的新生儿包裹得暖暖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过热和过冷一样会给婴儿造成伤害。因为这时的孩子还不会调节汗腺。
骨骼
胚胎时期的骨骼主要由软骨构成。这些软骨后来逐渐被骨质所替代。骨化过程始于胚胎第三个月,延续于整个童年时期,直到青春期前不久才会结束。
孩子的年龄越小,其骨骼就越具弹性,也就更少机械负担。因此,当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O”形腿时完全无需多担心,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婴儿都是这样。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腿很容易形成“X”形姿势。但如果您认为,孩子的“O”形腿特别厉害,或者长期长不直,那就应该去看医生,听听医生的意见,如在做例行的早期发现性检查时。给孩子服用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骨骼的发育,值得提倡(最好配合服用促使牙质硬化的含氟片剂)。
肌肉
刚出生一个月左右的婴儿,肌肉的发育很弱。随着孩子的活动增多,如在房内四处爬等活动,肌肉也会跟着强健起来。如果您能有规律地同他一起做一些刺激活动的游戏和做操之类活动的话,更会有助于孩子肌肉的发育生长。
脂肪组织
胎儿的身体在出生前的最后几个月积累了很多的脂肪组织。但这种脂肪不同于成人,主要是皮下脂肪。它们主要起热量储备和隔热的作用。孩子出生后的脂肪储备的多寡,取决于其先天的状况、后天的喂养,以及活动的程度和量。
乳腺
有些孩子在出生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乳腺肿大,这是因为母亲的性激素(雌激素)转移到孩子身上的缘故。这些孩子在出生3~4天后甚至会出现分泌乳汁的情况,即所谓的“奇乳”,或称新生儿乳。因可能导致严重感染,建议您绝对不要用手去挤按它。几周后,肿大的乳腺会自行消退。
皮肤
所有新生儿的皮肤都会呈一小片或较大块的皱褶在一起。有些婴儿的颈部或面部,主要是在眼睑的上部和额头上,还有块状的、边界清晰的红斑。这是小血管扩张造成的,俗称“鹤嘴斑”。这些斑块几乎完全无害。也有些婴儿的鼻子、额头或脸颊部有微小的白色斑点,这是因母亲的激素而产生的粉刺。
所有这些现象很快都会自动消失。一般情况下,婴儿的皮肤应该鲜嫩、红润、富有弹性。但婴儿的皮肤十分娇嫩,粪便和尿液能使臀部和腿部的皮肤很快地破溃。
颅骨的发育
产瘤
在分娩的过程中,有时会造成婴儿颅后部肿块,即产瘤。臀产位时,产瘤会出现在婴儿的臀部。几天后产瘤会自行消失。
囟门
新生儿颅骨之间的接缝,尤其是大囟门(到满1周岁时可闭合到仅剩钱币大小)和位于颅后部的小囟门,要到孩子满2周岁时才能完全闭合。这个地方可通过坚硬的皮肤层来保护头颅。婴儿的大脑就是在这种保护下生长发育的。在孩子出生后的2年,大脑会长大l倍!当婴儿兴奋激动的时候,可以在其大囟门处触摸到脉搏的跳动,有时甚至能清晰地看到跳动的过程。
本文标题:未满1周岁宝宝的身体是这样变化的(一)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