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如何护理?
2013-02-02 00:46:08 来源:www.yunyuhome.com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排除各种致病因素的存在,无临床症状,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在一定范围内(<204umol/L),面部及躯干皮肤出现黄疸。但随着日龄的增加,皮肤黄疸在出生后7—10天逐渐消退,称为生理性黄疸。在临床上有些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持续不退,1周后逐渐加重,2—3周达到高峰,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身长正常增长。黄疸程度以轻度(血清胆红素<205umol/L)至中度(205—342umol/L)为主,重度(≥342umol/L)较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一),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值正常,停喂母乳48~72小时黄疸即明显减轻,再吃母乳黄疸有反复,但不会达到原来的程度,临床上称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有人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的肝一肠循环增加有关。

        母乳性黄疸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轻中度者),有人认为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每次量不宜多,密切观察胆红素升高情况。当胆红素升至216—273umol/L时,暂停母乳喂养48小时,改为配方奶。停母乳后使胆红素水平降至安全范围,可恢复喂母乳,此时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升高,而后逐渐下降。停母乳期间要定时将母亲乳房内的乳汁吸出,以维持母乳分泌。

       对于重度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建议停母乳改喂配方奶并进行蓝光治疗,同时可以服中药退黄汤,或住院对症治疗。

        溢乳即漾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就好像宝宝吃多了,有时顺着嘴角往出流奶,有时一打嗝就吐奶,但仔细观察宝宝精神良好,吐奶时无痛苦表现,这种情况一般都属生理性的。这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及解剖特点有关。

        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着的,并且贲门的肌肉与幽门一样发达。而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下口)肌肉发达,关闭紧,贲门(上口)肌肉不发达,关闭松,这样,当新生儿吃得过饱或吞咽的空气较时就容易发生溢乳,它对新生儿的成长无影响。只要每次喂完奶后,竖抱起新生儿轻拍后背,把咽下的空气排出来,睡觉时尽量采取头稍高右侧卧位,就会克服溢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侧卧位,可预防奶汁误吸入呼吸道并由此引起的窒息。

        为了防止宝宝头脸睡歪,应采取这次奶后右侧卧位,下次奶后左侧卧位,这样要比仰卧位好,可避免误吸奶汁到呼吸道的危险发生。一旦发生呛奶,立即采取头俯侧身位,并轻拍背,将吸入的奶汁拍出。

本文标题: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如何护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8504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