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会吐奶?怎么办?
婴儿在出生以后,位于食道与胃部交界的括约肌功能还没有成熟,所以在进食以后胃部的内容物容易逆流而上,经过食道溢流而出,而出现吐奶的现象,也就是学术上所谓的胃食道逆流。这种情形大多在年龄大些后就会慢慢好转,不必特别处理,但是如果情形太严重,还是需要就医检查。所谓的太严重,是指每一餐都会吐,导致每天会吐七八次,或是引起脱水或生长迟缓。相反的,如果1天吐两三次,而体重的增加还在正常范围的话,大概就没有关系。只要注意在吃奶后,保持直立一段时间,不要让婴儿马上躺下即可。
怎样给宝宝拍痰?
什么时候需要给宝宝拍痰?当宝宝得了感冒咳嗽,嗓子里有痰,或者得了肺炎,那么拍痰是必须的。
因为这时候宝宝的呼吸道有了炎症,分泌物自然增多。成年人肺脏气管、支气管里的纤毛系统有很好的清除功能,可以将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以痰的形式运送到主支气管里,并刺激人体产生咳嗽反射,将痰咳出。而小婴幼儿这种能力很差,这时就需要大人帮他拍背,通过振动肺脏,帮助痰液排出,这就是所谓的物理疗法。
拍背的时间最好选在吃奶之前。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震荡过度造成的吐奶现象。
正确的拍背姿势是什么?
拍背时应将宝宝直立抱起。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这样宝宝就不会感觉很疼,并且震动的效果比较好。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肺脏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拍到。换句话说,就是宝宝的整个胸廓每一处都不应遗漏。每次拍痰时两边肺脏应各拍一百下。1天应拍3-5次。同时,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如果已经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的那一侧。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有的父母怕孩子疼,不敢使劲,拍的时候小心翼翼,轻描淡写,这样的拍背很难有效。其实,当拍背姿势正确时,,并不会把宝宝拍疼。相反,小婴幼儿很喜欢父母以这种方式和他进行身体上的交流。所以,年轻的父母大可不必担心会弄疼自己的宝宝。即便在宝宝健康时也可给宝宝拍背,小宝宝很欢迎这种良性刺激,只是这时不用像拍痰时那样使劲就行了。
宝宝不会咳痰,拍出的痰又咽了下去,那不是白拍了吗?
拍出的痰是咽了下去,但并不是白拍。拍过之后,痰由呼吸道到了消化道,肺脏内的异物和过多的液体被清除了,有利于呼吸系统炎症的消除。而消化道内有许多消化酶,可以消化清除这些异物和过多的液体,其对人体的危害也就随之消失了。
本文标题:婴儿吐奶和给宝宝拍痰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