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时候,听儿科老师讲过一个著名的“男女双打”的故事,至今印象很深。故事发生在早年间一位1岁小宝宝的身上,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很荣幸小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医生,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忙得甚至连关于宝宝吃了(打了)什么药都无暇沟通。于是,各自在彼此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带着宝宝打了维生素AD合剂(突击量),于是,竟然在一个有两位医生的家里发生了小宝宝急性维生素AD中毒的事情!——这个“段子”被儿科老师在给医学生们上大课时广为演绎,以期对弟子们警示。
维生素D中毒意外之预防第一
1.妈妈要认真学习相关知识。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AD服用过多,是有可能发生中毒的。鱼肝油不是补药,并不是多多益善。
2.给宝宝服用鱼肝油,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即使对患佝偻病的宝宝,治疗原则也是要“多晒太阳”(可帮助机体产生更多内源性的维生素D)、“少服药”。
4.必须服用维生素D时,应把握好每日限量,应不超过400国际单位/日。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干酪、含脂肪多的鱼和鱼卵等。
5.正常饮食的健康宝宝不需另加维生素A制剂。人工喂养的宝宝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辅食即可。维生素A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00~5000单位。植物所含的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可在肝中转变为维生素A。
6.不可随意采用多次大剂量突击疗法,对需用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的疾病,需密切观察血钙的变化。
维生素D中毒的表现
早期症状为厌食,随后出现体重减轻,精神不振,低热、恶心、呕吐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嗜睡,表情淡漠。
维生素A中毒的表现
急性中毒可表现为呕吐、烦躁、嗜睡等。慢性中毒表现多样,如食欲减退、体重不增,偶有低热、腹泻,皮肤脱屑,口唇皲裂,严重者可出现骨骼异常、易出血等。
维生素A、D中毒的救治
1.立即停用维生素A、维生素D。
2.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能及时纠正高钙血症、出血等紧急情况。
特别提示
在给宝宝喂哺各种婴儿配方奶粉及强化食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食品配方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应注意婴儿每日摄入的总量,包括来自各种维生素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 D含量,避免用量过大。
延伸阅读
给宝宝做条“烤鳗鱼”
原料:鳗鱼一条(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
辅料:酱油、白糖、甜味红酒、植物油、熟芝麻。
制作方法:
1.鳗鱼去除内脏后清洗干净,切下两面鳗鱼肉后再切长片,放入蒸锅,水开后大火蒸约10分钟左右后取出。
2.把酱油、白糖、甜味红酒倒入锅中加热,熬成浓稠的酱汁后备用。
3.将烤盘上预先铺垫好铝箔纸后,均匀码入两面刷上酱汁的鳗鱼段,移入烤箱以200℃烤5分钟左右取出,再次均匀地涂抹酱汁后继续烤5分钟后取出,盛入盘中,撒上熟芝麻即可。
本文标题:鱼肝油不是补药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