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车的安全问题
那还是早年间的事,老同学珍尼到我家里来串门,一眼看到我家10个月的宝宝正身上“套着”学步车在屋内“东游西逛”,立即向我发出警告,并给我讲了她大女儿当年的事。当年她的大女儿在学步车里玩得正欢时,她一眼没看住,女儿跌下了楼梯,当时把她吓了个半死,好在女儿伤得不重。可是,她此后坚决不再用学步车带宝宝了。带小女儿时就没有用学步车,“小女儿还不是走得挺好的”。显然,学步车得罪了珍尼,致使她一看到谁家的宝宝在用学步车,就不由分说、苦口婆心地上前劝说(从不看对方的脸色)。
其实,珍尼的说法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目前确有一些国际健康组织从婴儿安全角度考虑,不建议妈妈使用婴儿学步车。当然,不是全部。所以,学步车在我国市场仍有售,更准确地说销路还不错。因为把宝宝放在学步车里,妈妈或其他宝宝看护者的手总算可以轻松一下,再做点别的事情。所以,学步车能让妈妈松口气。更何况,学步车给了宝宝观察周遭一切的新的视角,提高了宝宝移动的速度,让宝宝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而快捷的方式探索新世界,所以,宝宝也喜欢。就这样,学步车总是有市场。所以,学步车的安全课,新手爸妈是一定要上的。
学步车使用不当,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学步车从楼梯跌落;在不平的地面“翻车”;借助学步车,小宝宝自己摸到了冰箱、厨房或浴室,而那里有许多东西,或热或冰,或尖锐锋利,或“水深火热”,小宝宝是绝对不能碰的,这时,学步车可能导致小宝宝头部受伤、骨折、烫伤等。
学步车意外之预防第一
1.选好安全的学步车。学步车的个各部分要坚牢,以防在碰撞过程中发生车体损坏、车轮脱落等事故。
2.学步车高度要适中,车轮不要过滑。
3.宝宝借助学步车的所到之处应确保安全,没有可能烫到、烧到、刺到、毒到宝宝,或体积太小易致误服的物品。
4.学步车行驶路线应全线平坦,远离楼梯、门槛。
5.学步车可不是个好“保姆”,所以,在把小宝宝放进学步车后,看护者不能离开宝宝半步。
6.关于学步车安全,我国还设有国家标准( GB 14749-93),细心的父母可以在网上找到好好学习一下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
7.看护者要掌握宝宝皮肤擦伤、出血、骨折、烫伤的紧急处理方法,如宝宝出血过多,或烫伤较重,或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学步车意外之紧急处理
1.皮肤划伤: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碘酒或酒精棉球消毒,贴上创可贴。如伤口较深,应及时就医。
2.发生头皮血肿时(即宝宝的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可在局部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或用冰块、冰水、热水袋装上冷水外敷,以促使血管收缩,阻止继续出血。不要用跌打药酒涂搽血肿局部或按揉推拿,以防加重出血。24小时后可涂跌打药酒、红花油,以及用热敷促进血肿吸收。较小的血肿几天后多能吸收而愈。大血肿不易吸收,应带宝宝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发生头皮血肿,还应警惕有无颅内血肿、脑震荡或脑挫伤。要让宝宝安静休息,24小时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有越来越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逐渐失去意识,应立即就医。
3.如出现四肢骨折畸形,不要擅自搬动宝宝,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4.烧烫伤:
小面积的局部的伤处,可用生理盐水或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以冷却(较脏的伤处可用醋或肥皂水轻擦),然后涂抹药膏,用干净纱布包好,水泡不要挤破,可用干净纱布盖好,慢慢吸收泡内水分。
对大面积的烧烫伤以及头面部的烧烫伤不要擅自处理,尽快送医院。
如果宝宝被热水、汤汁等液体烫伤,应及时脱去被热水浸湿的衣着,若衣着与皮肤粘连上,不可撕破,可用剪子剪去尚未粘连的部分。
延伸阅读 加拿大禁售学步车
据2004年4月9日的《民生报》报道,因学步车意外频传,加拿大率先禁售。
婴儿学步车造成婴幼儿的意外伤害频传,加拿大卫生部宣布即起全面禁售、宣传或进口婴儿学步车,适用范围包括跳蚤市场与车库拍卖的二手学步车。加拿大是全球率先禁售学步车的国家。
婴儿学步车的构造类似一把装有轮子和护栏的椅子,一般供可自行坐起,但仍无法独立行走的婴儿学习走路的辅助工具。婴儿坐在椅内,用脚的力量支撑,可推行前进,据说有助于婴儿较快学会走路。由于婴儿的协调度、肌肉支撑度与反应力都还没成熟,乘坐学步车经常发生翻覆或跌落楼梯意外,造成头部受伤,因此加拿大的零售商从1989年起已停止贩卖学步车,但加国进口学步车的数量却有增无减。
(这条“旧新闻”虽然有点过时,但最后这一句却颇为耐人寻味!)
本文标题:学步车可能导致小宝宝受的伤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