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宝宝口腔烫伤
1岁多的宝宝开始要求自己吃饭了,有自己的小饭桌,自己的碗筷,自己喂自己,是宝宝很乐意做的事。可是,有的宝宝性子很急,有的宝宝的看护者也可能会一时粗心,所以,宝宝吃饭时发生口腔烫伤的事就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妈妈应该知道怎么办。
相对头面部烫伤,口腔烫伤治疗难度较大,口腔内不易上药,烫伤后有大量渗出液,孩子太小,可能不会往外吐伤口渗出液,十分容易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过热的食物不仅会烫伤口腔,严重的还会烫伤食道,甚至可能造成食道狭窄。
宝宝口腔烫伤之典型案例
据2009年2月10日《楚天金报》的报道,某市儿童医院整形外科连续收治了两名口腔Ⅱ度烫伤的儿童。3个月大的豆豆,父母均在广东打工,由年迈的姑奶奶和姑爷爷照顾。姑爷爷用开水冲了奶粉后没有试温度,直接用奶瓶喂给孩子,几口热奶下去,孩子哇哇大哭。姑奶奶一检查,发现孩子口腔内烫破一大块皮,送到儿童医院急救时,伤口的渗出液几乎堵住了孩子的呼吸道,险些造成窒息。后来,该院又接诊一例,小患者9岁,家里人在他外出准备的保温水壶里装了一壶开水。由于水壶的隔热性能好,从外面根本无法感觉水温,孩子按下出水按钮,把水壶里的水直接往嘴里倒。没想到水温依然很高,于是,口腔被大面积烫伤。
宝宝口腔烫伤之预防第一
1.提高看护人员的责任心。原则上讲,放在宝宝面前的食物,看护者要先尝一下,以确保温度合适,尤其是对于蛋羹、红薯、汤、粥等外表与食物内部温度可能有差异的食物。如果是用奶瓶哺喂小婴儿的话,在给孩子哺喂前,大人一定要先滴一滴在手背上试温,要使之作为一种习惯。
2.小宝宝其实有一种本能,细心的妈妈可以发现,小宝宝在自己进食时,常常是先小口试一下,觉得合适了再大口吃。妈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这种自我保护本能,吃饭时不要太催促孩子。
宝宝口腔烫伤之紧急处理
烧烫伤按深度,一般分为三度:
一度烧烫伤:只伤及表皮层,受伤的皮肤发红、肿胀,觉得火辣辣地痛,但无水泡出现。
二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难忍,有明显水泡。
三度烧烫伤:全层皮肤包括皮肤下面的脂肪、骨和肌肉都受到伤害,皮肤焦黑、坏死,这时反而疼痛不剧烈,因为许多神经也都一起被损坏了。
不同程度的烫伤,应急处理的方式不同。
1.轻微型(皮肤有点发红,发疼,不太严重)的紧急处理:用凉水反复漱口,吃点冰激凌(或含冰块)。“冷却治疗”有降温、减轻余热损伤、减轻肿胀、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冷却的时间应在15分钟以上。另外,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治烫伤的外用药,比如红花油、紫草油、金万红等涂在患处。
2.起泡泡了或是泡泡已破的紧急处理:对于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不要挤泡泡,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建议在医院进行),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后,涂点紫草油或紫花膏。如果泡泡已破、流水,则应立即就医。
3.中度或重度烫伤的紧急处理:通常已经出现破损,或是烫伤面较大、烫伤程度较深,这种烫伤容易涉及全身疾病,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应立即就医。
特别提示
口腔烫伤后,不要随便向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等,这样做既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又会造成创面的感染,而应立即送专科医院诊治。多喝温开水,不要吃辣、烫、酸的食物。保持口腔内清新。可以嚼点无糖口香糖。
延伸阅读 口腔烫伤之“医生处方”
1.口腔溃疡贴。
2.止痛剂:常用的表面麻醉剂有0.5%达克罗宁溶液,一般可在进食前涂布止血。
3.含漱剂:0. 1%高锰酸钾,0.1%利凡诺尔,复方硼酸液,0.02%~0. 04%洗必太等。
4.散剂:冰硼散,锡类散,撒覆或吹覆患处,每日数次。
本文标题:宝宝吃饭时发生口腔烫伤的事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