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智商发育与先天遗传有关,但是后天的营养也非常重要。脑细胞的数量的多少和营养有很大关系,而智商的高低是和脑细胞的数量成正比的。宝宝在从胎儿期的26周开始一直到出生后的一年内,脑细胞的发育十分迅速,在这段非常时期内,妈妈自身要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充足,而宝宝出生后,父母更要注意宝宝的饮食结构,让宝宝的脑细胞能够充分发育。
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米细面代替了原来的五谷杂粮,人们的饮食越来越精致。但是,从人体营养的需求和医学角度来看,人们应该多吃一些粗粮,虽然粗粮不像细粮吃起来那么顺口,粗粮中有些营养成分是细粮中所没有的。但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B族维生素、蛋白质、糖类和纤维素等,可以丰富宝宝的饮食,多给宝宝食用些粗粮制品,能够加强宝宝营养的多样化。
蛋白质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粗粮中如豆类食品含有优质蛋白质,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脑部活动的效率,还有人体中所需的8种氨基酸,如赖氨酸和蛋氨酸等,粗粮中的含量要远比细粮高。赖氨酸对大脑正在发育的宝宝非常有益,对脑神经的发育都有很好的帮助。
赖氨酸在粮食中的含量按从高到底的顺序为:豆粉、青豆、黄豆、蚕豆、豌豆等;蛋氨酸含量的排序为:黄豆、青豆、黑米、红小豆、紫芸豆等;父母在制作粗粮时可将粗粮和细粮搭配食用,做成二米粥、八宝粥、荞麦面条、米粉馒头等,这样食物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可以互相补充,使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
粗粮的营养成分各有侧重,每种粗粮的营养都有各自的特点,品种不同,营养成分也不同:小米中的B族维生素、色氨酸、铁的含量比较高;豆类含蛋白质、氨基酸比较高;小麦中含钙量较高;谷类中磷、钙、铁、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高梁中含脂肪酸、铁比较高;薯类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比较高。各种杂粮要经常调换搭配,做成粥、饭、面、饼等食物,能够使宝宝的营养更全面。
父母要在幼儿期就为宝宝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可使宝宝终生受益。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包括了各种营养食物的合理搭配,粗粮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父母要注意给宝宝食用粗粮要适度,过多食用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标题:粗粮吃出健康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