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出生时,几乎仅生活在家庭的圈子里。他从身边人如父母和兄弟姊妹那里,感受到亲情、友爱、包容和乐于助人 ,有些时候甚至还有生气和乐于接近别人等品行。这些品行对于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爸爸和妈妈,我最亲密的朋友今天的家庭现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在小家庭中长大的,即由父亲、母亲、1个或最多3个(指德国)孩子组成的家庭。然而,以前的家庭多将孩子、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亲属,包容在一个屋檐下(而且确实仅属于一个家庭的十分常见)。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可以“慰藉心灵的人”比比皆是。当有矛盾发生时,这些人可以起到安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当然,这样的大家庭也导致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关系和冲突,进而使孩子深受其累。但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对很多家庭还是很有利的。尤其是孩子,他们因此而生活在一个由各种有固定亲缘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关系网中。
在过去的25年中,有很多年轻人都在致力于寻找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即在较大的社会人群组中共同生活。然而,同过去在大家庭中所发生过的情况一样,仅有少数选择这种共同生活的群落能够继续下去,能够保持意见一致。在这样的一个能供选择的社会群落里,只有在所接触的人员不出现经常变化,所有在一起生活的人都能有意识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的前提下,孩子才能获得更好的与社会接触,以及与身边人说话的机会。
但实际上,我们这个社会所发展的方向正好相反,单亲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在这种“单亲家庭”中,绝大多数作为惟一与孩子接触的人如母亲或者父亲,应该努力排除所有可能的干扰,极其重视有规律地与孩子进行足够的交流。
本文标题:父母和宝宝的共同世界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