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解读婴儿形体语言
2013-02-01 15:52:13 来源:www.yunyuhome.com

         婴儿在学会说话以前,人虽小需求多,却没有足够的沟通、表达能力,尤其是无法顺利传递信息,让妈妈多了几分照顾不周的担忧。然而,宝宝却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变化,只要能够解读这些  “密码”,就能了解宝宝的感受和需要,给宝宝最好的呵护。

        表情;懒洋洋。解读:我吃饱了!

        妈妈最怕宝宝饿着,但过量喂食显然也不是好事。怎么才能判断宝宝已经吃饱了呢?其实也很简单。当宝宝把奶头或奶瓶推开,头转一边,一副浑身松弛的样子,多半已经吃饱,不要再勉强宝宝吃。

           动作:喊叫。解读:烦恼!

        不到一岁的宝宝,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但苦于口不能言,只好用尖叫、哭闹表达自己的烦恼。家人可以带宝宝去安静的地方散步,或是给点好玩的东西让宝宝安静下来。同时,也要做好榜样,再怎么烦恼和生气也不要在家里高声喧哗吵闹,宝宝的学习能力可是惊人的哟。

         表情:严肃。解读:缺铁。

        宝宝的笑脸,是营养均衡状态的“晴雨表”。从发育进程看,一般在出主后2~3个月便能在父母的逗引下露出微笑。有些宝宝笑得很少,小脸严肃,表情呆板,多半因体内缺铁造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好连续一个星期给宝宝补铁,很快,宝宝严肃的表情会逐步消失,代之以灿烂的笑容。

         表情;笑。麟渎;兴奋愉快。

        当宝宝感觉舒适、安全的时候,就会露出笑容,同时还会双眼发光,兴奋卖力地舞动小手和小脚。这表示很开心,是妈妈最愿意看到的表情,也是最容易读懂的表情。这个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充满爱心的回应,会让宝宝更安心、笑得更灿烂。

         表情:爱理不理。麟渎;我想睡觉。

        玩着玩着,宝宝的眼神变得发散,不像刚开始那么灵活而有神,对外界的反应也不太专注,还时不时打哈欠,头转向一边,不太理睬妈妈,这表示困了。这时就不要再逗宝宝玩,要给宝宝安静而舒适的睡眠环境。

         表情;瘪嘴。解读:有了需求。

        宝宝瘪起小嘴,好像受了委屈,这是要开哭的先兆。有经验的父母会知道宝宝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要求,至于宝宝是饿了要吃奶,或尿布湿了要人换,或寂寞了要人逗,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表情:小脸通红。解读:大便前兆。

        判断宝宝大便的时机,可减少父母的工作量。如果看到宝宝先是眉筋突暴,然后脸部发红,而且目光发呆,是明显的内急反应,赶紧准备宝宝排大便。

         表情:吮手指、吐气泡。解读:别理我。

        多数宝宝在吃饱、穿暖、尿布干净而没有睡意的时候,会自得其乐地玩弄自己的嘴唇、舌头,比方说吮手指、吐气泡什么的。也许这时宝宝更愿意独自玩耍,不愿意别人打扰。

        动作:乱咬东西。解读:长牙难受。

        宝宝到了长牙期,会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嘴巴,乱咬乱啃,不给就闹。长牙那种又痒又痛的感觉很难忍受,抓到什么咬什么,是宝宝逃避难受的方式。千万别把玻璃制品之类或锋利的器具放在宝宝的手边,避免伤害。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饼干,这些食品可以帮助宝宝长牙,也很安全。

        表情:眼神无光。解读:疾病先兆。

        健康的宝宝眼神总是明亮有神、转动自如的。若发现宝宝眼神黯然呆滞、无光少神,很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也许已患病。最好带宝宝去医院看看,千万不要迟疑!

        表情:撅嘴、咧嘴。解读:要排尿。

        每次小便之前,宝宝通常会出现咧嘴或是上唇紧含下唇的表情。出现这种表情的时候,最好把一把小便,或检查尿布是不是应该换了。

         动作:吮吸。解读:饿了。

        喂哺过一段时间以后,宝宝小脸转向妈妈,小手抓住妈妈不放。用手指一碰面颊或嘴角,便马上把头转过来,张开小嘴做出寻找食物的样子,嘴里还做着吸吮的动作,这说明宝宝饿,赶紧给宝宝喂吃的吧。 

本文标题:解读婴儿形体语言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78465.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