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不仅仅影响视力健康,更重要的是,患有弱视的孩子在双眼看物体时不能产生完整的立体感,致使许多精细手工操作活动,或者一些需要有正常立体感视觉的行为无法完成,而这种缺陷将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和他们的心理,甚至影响到孩子的整个一生。为此,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形成的先天性弱视外,引起儿童弱视的原因还包括屈光不正、斜视、屈光参差和形觉剥夺等:
1、屈光不正性弱视:当孩子患有近视、远视或散光而又没有及时配戴矫正眼镜时,就容易造成此类弱视。这类孩子经过专业检查并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大多数的视力能逐渐得到提高或恢复。
2、斜视性弱视:当孩子患上斜视,他们的双眼在看物体时,为了消除因视觉紊乱而引起的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弱视。因此,对于患有斜视性弱视的儿童,应先尽早矫正其眼位。
3、屈光参差性弱视:孩子的双眼在观看物体时,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物像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这一类弱视一般是因眼病引起的。由于婴幼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成熟,一旦患有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眼病,就会产生功能性障碍,形成弱视。治疗此类弱视的前提是首先治疗孩子的眼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经常侧头、眯眼或凑近看物体时,或者患有远视、近视或散光后,虽然佩戴眼镜但视力仍然不能提高或提高不明显,假如排除了验光误差的因素,则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患了弱视,这时应及早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院检查并接受治疗。
当孩子到了4岁以上,大多数孩子可以用普通视力表检查视力,最好每半年带孩子检查一次视力,如发现视力低于0.9,或双眼视力差别两行以上,也应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
关于弱视的4个误解
误解1、弱视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视力发育,逐渐好转。
如果弱视被忽略,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弱视将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不会好转。
误解2、等孩子长大一些懂事后再治疗也不晚。
对儿童期弱视来说,及早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最敏感时期,所以学龄前期也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最佳时机。而一旦成长至9岁以后,儿童弱视的治疗则变得较为困难,至青春期则治疗无望了。
误解3、弱视像近视一样,可以通过配戴眼镜得到矫正。
一般性的近视可以通过验光配镜使视力达到正常,而弱视是双眼外观正常,但单眼或双眼视力不正常,即使戴上眼镜,视力也在0.9以下,必须经过弱视治疗方法才能有改善。
误解4、弱视是可以很快治好的。
有些弱视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才能有效果,此时孩子容易因为不耐烦而拒绝,因此,对于自己患有弱视的孩子,父母不但要耐心说服他接受检查和治疗,还应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和帮助孩子坚持治疗措施,以争取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文/王莺(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儿童眼病诊治中心主任)
声明:《父母世界》杂志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标题:第一时间矫正弱视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1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