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遵守的卫生黄金规则
虽然过度清洁、过度卫生对宝宝来说不太好,但也不是说宝宝的卫生就不重要了。因为不可否认有害健康的细菌还是大量存在的,所以,对它们绝不能手软,该遵守的卫生规则还是要遵守。
1、认真洗手很重要。手是细菌的好朋友,它随处移动,到处接触和散播细菌。2岁以内的孩子,平均每小时要用手或手拿着东西碰触自己的脸蛋80次。因此,为了防止手上的有害细菌威胁宝宝的健康,除了让宝宝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外,从公共场所回到家或触摸了沙土、宠物后,也要认真洗手。
如何正确洗手:
用流动的水和普通肥皂或洗手液(有研究显示,普通肥皂的杀菌效果与杀菌肥皂相同)反复搓洗双手,至少持续15秒。
2、掉在地上的食物不能再捡起来吃。科学家做过研究,食物掉在地上后,5秒钟内,地上的沙门氏菌(最易导致腹泻的细菌)就会粘附在食物上。而且无论食物掉在地上5秒还是60秒,粘附的沙门氏菌量相同。
3、杜绝厨房里的有害细菌。厨房里最容易滋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糖链菌等有害宝宝健康的细菌。它们常常隐藏在切菜板上、餐台上,甚至门把手上,因此,做完饭后不仅要及时清洁厨房,最好每周用消毒剂对厨房做一次消毒。
4、在公共场所要对卫生吹毛求疵。公共场所内细菌数量和种类要比家中多很多,而且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在公共场所一定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卫生。比如,外出就餐前,如果无法认真洗手,要先用湿纸巾将宝宝手上的脏东西擦掉,再用免洗洗手液帮宝宝消毒。
5、尽量避免宝宝之间共享用品。宝宝的餐具、杯子、毛巾等用品,尽量不要和大家共享。尤其是宝宝生病时,他的用品可能携带引发疾病的细菌,就更不能跟其他小朋友共享,以防出现交叉感染。
本文标题:妈妈们的卫生观念out了么?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1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