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新生儿 > 婴儿护理 > 正文
中国牛奶缘何全球最差?
2012-06-12 01:46:02 来源:

  中国为何不向国外学习

  中国不是没有搞过大规模奶牛养殖,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政府一直都限制私人养牛,也不允许私人投资奶牛业,奶牛生产者只限于国营或集体奶牛场。

  根据多年数据对比显示,国有大型奶牛场的平均产奶量远高于个体散养户。

  但这样的国有大型养殖却有个致命问题:公有产权导致劳动激励低、劳动积极性不高,缺乏节约成本的内在动力。随之带来的是国有奶牛场的成本过高。

  如果说个体养殖是“低投入低产出”,那么国有奶牛场就是“高成本高产出”。两者都不会带来高收益,而国有奶牛场还会带来国家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一些民间资本打造的“奶业基地”正在蹒跚中起步,却屡遭不正当竞争的侵害。

  牛奶标准落后的人为因素

  中国奶业振兴态势分析会

  我国乳品行业存在两大派系

  我国乳业行业目前存在两个协会, 一个是中国奶业协会, 一个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奶协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农业部,乳制品协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奶协和乳协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各自为政、针锋相对。

  奶协代表着部分南方奶企的利益,倡导鲜奶。

  乳协代表着部分北方奶企的利益,倡导常温奶。

  所谓鲜奶,即“巴氏杀菌奶”,通过低温消毒后,营养流失少,原汁原味,在国际上通行。

  所谓常温奶,即“超高温灭菌奶”,营养流失较多,但可长期保存,易于长途运输。

  国家标准,正是“派系斗争”之后的产物

  新国标的制定从始至终,一直被人指责受企业干扰。最具代表性的细节是,新国标起初吸纳了某些大企业参与,这本是国标制定的惯例,但后来引发指责,最终的折中结果是,新国标有史以来第一次没了起草人和起草单位的栏目。

  新国标专家起草组组长王竹天也承认,新国标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

  在2009年5月的一次专家研讨会上,某乳业公司质量总监制定的《酸奶安全标准》遭到对方阵营的炮轰,对方认为应杜绝该公司掌握而自己并不掌握的新技术。这引发很多与会者的反感,而该公司质量总监也被气得“浑身发抖”。

  而在6月份的专家组会议上,关于蛋白含量的争议,“会场就像是钟摆,左边喊2.8,右边喊2.95,甚至还有喊2.7的,莫衷一是。”

  到了8月份,双方似乎在博弈后取得了共识:常温派系认可了巴氏奶标鲜的地位,易于其市场识别;而在蛋白质标准上,则适当倾向于常温派系阵营的诉求(2.95%)。“再也听不到2.8%的呼声了”。

  但局势在此之后再次急转直下,代表养牛业利益的中国奶协接管了剩下的程序——先是两个月后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被折中为2.95%,附加每年5-9月为2.8%,至正式发布稿,则只余2.8%了。

  一年后,卫生部声明,“据调查,标准颁布以后,绝大多数奶农赞同现行生乳国家标准。”

  乳品企业混乱竞争,导致牛奶质量止步不前

  2004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的现场,一位山东乳品公司老总上台演讲。语气激动地指责“两家上市公司”到该企业的奶源基地抢奶,“投资几个亿的基地还不如几毛钱的利润。”

  在原本应该注重奶源地建设的时候,乳品企业依然醉心于通过低价战及不正当竞争抢占市场。

  4年之后的那个夏天,由于“考虑到市场的巨大需求,各家企业对奶源争夺都很激烈”,三鹿领导班子决定,对已被封存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10毫克以下的予以放行。之后,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标准又被放大到了15毫克……

  中国乳业目前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补课——为奶源建设上的工作缺失做出弥补。

本文标题:中国牛奶缘何全球最差?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12196.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