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更像一门微型性格学,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运动方式。
说起帮孩子做运动,想必哪个爸爸妈妈也不会落后,从小婴儿到上幼儿园,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了数不清的运动游戏,得到了成堆的与运动有关的玩具。但当孩子对你的游戏或玩具不感兴趣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你指定的运动可能不太适合他呢?美国脑科研究者史蒂夫彼得森博士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运动更像一门微型性格学,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运动方式。这个理论更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回避运动,有的孩子却在各项运动中表现出超常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的运动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只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
即使是一个小婴儿,运动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1.运动强健肌肉和骨骼。运动可以增加骨骼内矿物质的储藏使运动机体更具负荷能力,从而避免骶骨异常、驼背、足部异常等缺陷。此外,多运动的孩子能使支撑骨骼的肌肉更加强壮。
2.运动使心脏强健,增强血液循环和肺活量。爬行和打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变得更加强健,从而增强了肺部功能。
3.运动使孩子变得聪明。在孩子向前爬行,试图抓住玩具或努力用脚去碰婴儿床上挂着的玩具的时候,他的大脑里会形成一种重要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加速神经细胞的形成,增加脑部氧气的供给量。每种运动都能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每种东西摸上去的感觉不一样,距离他的远近也不一样,每种东西的作用也不同。
我们通常把孩子分为四种运动类型
无章法型
对这个类型的孩子来说,没有太高的树,也没有太深的水坑。小冒失鬼好奇心强又无所畏惧。他的身体就是练习机,不断经受着考验。撞出紫斑和流血的膝盖是免不了的,但是这根本无法阻挡小极限运动员下一次的冒险:比如攀登到高处然后往下跳。
他更需要:发展他温顺的一面。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做些与知觉有关的游戏,例如让他在椅子上爬,同时在他后背上放一个小垫子,让他保持平衡;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辨别一种声音或味道的位置;还有个很好的提议是:经常性地朗读。
建议游戏:我是谁?
作用:训练说话能力。
方法:孩子思考并描述自己以后做什么,而不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例如,消防员:着火了,就去救火。医生:帮病人包扎伤口。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继续思考和回答,比如“消防员用什么救火呢?”“医生如何给病人发药吃呢?”这个安静的游戏告诉小顽童,不打闹的游戏也可以玩出乐趣。此外,还可以让孩子演哑剧,这可以让孩子试着用思维来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
回避型
这个类型的孩子通常会回避一些运动,比如他在游泳时为安全起见一直站在游泳池边而不下水,踢球时他总会在球飞过来时躲开,他不敢站在平衡木上。那些身体不是很灵活的孩子经常会经历失败,所以他在运动前会犹豫不决、感到害怕,因而回避那些跑跳类游戏。
他更需要:自信心。如果他多做运动,就会增强自信。爸爸妈妈要找到他的乐趣所在:也许他会随着音乐摆动和转动身体,那么你就和他一起跳吧!还要培养他的灵巧性:陪他一起单腿跳,一起倒着走路。通常这样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会比和同龄人在一起感到更加安全,他可以没有心里负担地尝试着锻炼身体。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增加他对运动的兴趣。
建议游戏:球类运动训练。
作用:练习集中注意力和培养合作能力。
方法:要求孩子不借助双手,把球撞向墙壁。同时让孩子自己找到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可以完成这个工作。
本文标题:你的宝贝属于哪种运动性格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yinger/huli/1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