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乐乐已经一岁半了,大名焦超凡。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街坊邻居都喜欢逗她玩。回想起她成长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
当初怀她的时候,肚子很不明显,几乎看不出来,直到快生的时候,我仍然能健步如飞,丝毫不像别人那样步履艰难。然而正因为她的小,让我经历了人生一次最残酷、结局却最滑稽的考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预产期是8月4号,但7月4号上午我去医院做规定的最后一次B超。那是一个看起来似乎很有经验的中年女医生,神情严肃,所有的权威都写在脸上,嘴角的肌肉几乎动都不动,例行检查一番后,面无表情地说:“孩子偏小,赶快住院一个月,打点滴。”我小心翼翼地问:“小,没关系,发育正常吗?”她不满地看了我一眼,冷冰冰地说:“腿短。先买两罐喜康素,130元。下一个,下一个!”
一句话使我几乎当场休克。对于我这样的准妈妈而言,那时候任何有经验女士的指导,即使是鸡毛都当令箭使。更何况这是医生的“鸡毛”,因此对我就变成了“原子弹。”不记得失神落魄的我是如何回家的。
那几天先生正好去苏州出差,心如刀割的我更不知如何启齿告诉他这晴天霹雳。我躺在床上泪如泉涌,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我不敢打开电视,害怕看到那些活泼可爱的小孩,更怕看到那些不幸的孩子。那一刻我痛苦万分,极其矛盾:放弃还是接受他?放弃,我不忍,那毕竟是我的亲骨肉,再过一个月,他就应该来到人间;接受,我更不忍,我怎么忍心让弱小的他面对一个漫长的、残缺的人生。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听到先生熟悉的声音,我泣不成声,先生惊恐万分,好不容易听明白我的话,他静默了一下,说道:“别怕,不会的,肯定弄错了,我马上飞回来。你千万别着急,即使是真的,我们也得接受他,他是我们的骨肉啊!对不对?”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相濡以沫,夫妻情深。
多亏一位大姐知道我的事后,安慰我说:“千万要镇静,不要什么都信医生的。小付的爱人当初也让住院一个月,人家没住,不也好好的。还有以前咱单位的一女同志,医生还说小孩畸形,差点没把人吓死,可是你看人家生下的小姑娘,有多漂亮多可爱。别着急,我给你找个有经验的大夫,再超一下。”听了她的话,我仿佛溺水的人,抓到救命草,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等先生匆匆赶回, 陪我去大姐介绍的大夫那里,经过检查一切正常。我们喜极而泣,先生开玩笑地说:“就当开了一个愚人节的玩笑,皆大欢喜。”
一场以大悲开始,大喜结局的风波总算结束。但是经过连惊带吓的此番折腾,或许为了早日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健康,以免妈妈担惊受怕。1997年7月18日,女儿提前半个月诞生。至于那两罐极其难吃美国产的喜康素,则变成了先生的补品。
本文标题:千万要镇静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uaiyun/bjtj/4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