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最坚强的同学
高岩小学是雷公山腹地方祥乡的一所比较大的小学,这个学校的五年级一共有25个学生,记者和志愿者一起在这个班做了一项活动——评选最坚强的同学。
在我们的鼓励下,全班评选出金剑平、金贵、金权、贺秀花、金丽美、金丽华6位同学为最坚强的同学,然后,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家访。
金秀花:希望自己到广州去
2005年6月1日,我们来到金秀花家。金秀花16岁,她家居住在距离高岩有一个半小时路程的水溪村。我们进门,问到她害怕不害怕的时候,她和另外一个女孩抱着头哭了起来。
她出生之后不久,父亲就去广东打工,妈妈3年以前也去了。爸爸两三年回来一次,一个月打一次电话回来,都嘱咐她看好家,不要乱跑。爸爸妈妈在一起打工,打电话回来的时候是一起打的,每次秀花都哭,爸爸妈妈只是鼓励她加油读书,说没有知识在外边很苦。
金秀花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是他们家地少,全家只有一个人的地,5分5,种地连一个人都养不活。
从爸妈出去打工的时候起,金秀花就和哥哥一起生活,后来哥哥到县城读初中,家里就只有金秀花一人了。晚上她就把灯全部打开,一个人看电视,想睡觉的时候全部关掉。
2005年春节的时候,爸妈不回家,让她去广州过年,她第一次看到了城市的高楼大厦。现在,她不希望爸妈回来,她希望自己到广州去,和他们在一起。如果他们都回家的话,饭就不够吃了。
金权,看到总理讨工钱就想到爸爸
金权15岁,在记者采访的所有孩子当中,他家的条件算最好了。木楼上装上了蓝色的玻璃,家里电视机、影碟机都有。这在当地一般的农村家庭,已经算是难得。
金权的爸爸妈妈都40岁了。20年前他们刚刚结婚,爸爸就去了广州打工,5年后妈妈也跟着到了广州。
金权出生以后,爸爸又去打工,搞建筑。有一次去了4年才回来,“我想爸爸,想他好好工作,他也在想我们,希望我们好好读书。”
他平时和父亲的联系都是打电话,前几年两三个月打一次电话,这几年电话费便宜了,他们不到一个月就能打一次电话。金权很少跟爸爸说话,都是妈妈去接的,有时候妈妈哭了,说是在外边工作很苦,回来吧,爸爸就说为了我们能够继续读书,他只能呆在外面。
“我看到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工钱的新闻,就想到爸爸很苦,希望他们好好工作,我好好读书。爸爸没有文化,读书只读到二年级。我有时候梦见他被别 人欺负,有时候大吼一声,要伸手去打欺负他的人,但一伸手就醒来了。他希望我们不像他,要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以后有工作了,一定要好好挣钱。”
金贵:姐姐说读书为了不受欺负
金贵是记者采访中年龄最大的孩子,已经18岁了,按照国家的标准已经算是青年了。在高岩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他个头最大。当同学们把他推选为“最坚强的同学”时,他朴实的面孔挂上了泪花。
金贵住在水溪村,家里的房屋只有一间是完整的,那是姐姐金燕的卧室。姐姐金燕19岁,在三中读初三,一个星期或者几个星期回来一次。姐弟俩在家 的时候,不管谁做错事了,都会相互批评。“姐姐特别关心我,我也会关心姐姐,她对我说要好好读书,不要调皮,不要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知识去打工,就会被 人欺负。”
小时候金权经常生病,流鼻血、发高烧,因此他上学比较晚,18岁了才上五年级,但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处于中上等的水平。
金贵父母去浙江打工已经两年了,他们做的是修建高速公路,每个月能有400到500元的收入。“我看见别人和爸爸妈妈在一起高兴的样子,就想到我在家里一个人太孤单了,他们在家的时候,说好话我就听,说不好的话我就睡觉,现在想让他们骂我、打我都没有机会了。”
“我读书是为了以后建设我的家乡,我们这里没有通公路,我要好好建设,把家乡变成旅游区,让全世界的人都到我们家乡来。”
“想到我父亲63岁了还出去打工,我就想哭,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我只有努力学习,自己种菜,自己种地,姐姐来了我们俩就一起去种,不来我就一 个人去种。以后我要好好读书,找一份好的工作,妈妈53岁了,我担心没有钱去上学,爸爸老了,我怕他不能支持我去上学。”金贵说,“如果父亲不打工,我准 备自己先借钱,放假的时候去打一次工,挣钱了再还。听说搞完普九,初中收费就会提高,将会达到300元,现在是250元左右。”
本文标题:那些坚强的留守孩子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uaiyun/bjtj/4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