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仁和药业(000650)就不断陷入被舆论质疑的漩涡,继优卡丹儿童感冒药、闪亮滴眼液等两款主流产品被连续诟病后,另一大核心品牌“妇炎洁”洗液近日也突然遭遇媒体拷问,被讽为“洗手液”。对此,仁和药业出具公告称“不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的成分”,但业内却认为其澄清公告越描越黑。
“妇炎洁”除了被质疑并非药品而是消毒水外,还被斥责靠广告创造的业绩神话恐难长久,昨日仁和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近年来在产品广告投入已经很少了,只是处于品牌维护阶段。
二级市场上,昨日仁和药业跌9.12%,报收5.78元。成交回报显示,一家机构席位买入357万元,远不及卖方席位一家机构套现870万元力度大。
“妇炎洁”网络销售混淆概念
相关产品曾在2009年被点名批评
面对媒体质疑的“妇炎洁”不是药品而是消毒水。仁和药业3月29日的公告称,目前公司“妇炎洁”系列产品有三个批准文号,分别为甲硝唑氯己定洗剂、洁阴康洗液和植物本草抑菌洗液。前两种属于“准字号”药品批文,后一种属于“消字号”消毒产品批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则显示,甲硝唑氯己定洗剂的批准日期是2010年9月7日,洁阴康洗液更晚,是自2011年3月份才开始正式生产。但据媒体报道,在2010年前,仁和药业已在宣传、生产“妇炎洁”植物本草抑菌洗液产品。并且在广告中有将这一消毒产品宣传成药品之嫌。
而针对媒体质疑“妇炎洁”网络销售混淆概念,仁和药业回应,说明书、广告不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的成分。但事实上,“妇炎洁”个别产品混淆概念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原卫生部就发布公告,有“消”字号的产品标签、说明书不合格,存在宣传疗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仁和药业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伊康美宝妇炎洁(植物本草)洗液赫然在列。
产品接连“中枪”拖累去年业绩
2008年至2011年的高增长难再持续
翻看仁和药业2011年的年报可知,健康类产品在该公司的业绩构成中比重较大。2011年,其药品收入为18.41亿元,而健康相关产品则为3.61亿元,已占了主营业务的16%。但这些核心产品在去年5月之后纷纷“中枪”,也拖累仁和药业的业绩。2012年1至9月,仁和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5.41亿元,同比虽略增4.34%,但却意味着2008年以来营业收入年均30%以上的高增长已告一段落。
资料显示,2008年到2011年,仁和药业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从8.76亿元增至22.08亿元,涨幅252.05%。毛利则从4.31亿元增至8.69亿元,涨幅201.62%。
而去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下滑18.57%。尤其是2012年第三季度,仅实现净利润971.88万元,同比减少85.45%,环比降幅也达到84%。
对此,业内质疑,仁和药业2008年以来每年过亿元的广告费用显示,其一直走广告拉动销售的路线。2008年至2011年,仁和药业广告费总计投入约7.65亿元,占到同期营业总收入的14%。
而2009年至2011年连续三年,仁和药业每年的广告费用分别是技术开发费用的137倍、28倍、77倍。
对此,仁和集团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称,前几年价格低的时期广告投放较多。在新产品开发上,集团先后在成都成立了新药研究所,去年,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合作成立了仁和百奥健康研究中心。未来的仁和将走出一条科技领先的道路。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9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