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科技发达的今天,电视仍然是很多孩子的最爱,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机,在家里开电视机时,基本上是孩子在掌控看什么频道,有的孩子对电视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那么家长们该如何科学的制止和引导家里的小电视迷呢?
家长一边禁止一边纵容,会让孩子打小就迷上电视,变得越来越难以管教
5岁的东东是十足的电视迷,只要他在家,家里人绝对不能看电视。大人禁止东东看电视时,他不仅大哭大闹,还把遥控器收起来说只有他能看,谁也不能看。大人再强制东东不给看电视,他就耍赖睡地下和不吃饭,几个回合闹下来,家里人又开始向东东投降了。
东东的妈妈说,记得孩子不到1岁的时候,家里一打开电视,只要听到那欢快的旋律,看到色彩鲜艳的画面,他就会手舞足蹈乐个不停。东东的爷爷奶奶都说这孩子太聪明了,才几个月大就懂得听音乐看电视了。于是,随着东东的长大,电视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专爱。从《天线宝宝》到《奥特曼》、《喜洋洋与灰太狼》,再到现在的《熊出没》。
由于东东今年9月要上小学,所以东东的妈妈在这个学期控制了他看电视的时间,并有意识地带他出去游玩,但是不管回到家多晚,东东都说他要看电视,为了电视的问题,这个月东东没少闹别扭。最终大人也会做一些妥协。
据记者了解,现在像东东这样小小年纪就迷上电视的孩子还真不少,很多家长一边在禁止,一边又在纵容,这让孩子对电视的痴迷更是有增无减。对此,早教专家认为,家里的小电视迷,跟不少家长一边禁止一边纵容有很大关系。
孩子迷恋电视,并不是电视本身有多大魔力,更多的客观原因在家长本身,正是家长的推波助澜,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小电视迷
孩子迷恋电视是目前很多家长的苦恼,家长们很不理解:电视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魔力将孩子紧紧吸引住呢?下边,我们还是请专家来分析一下孩子迷上电视的心理原因吧。
从事动漫专业设计的黎亭老师说,电视对于孩子的意义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玩具。电视节目多以画面为主,直观、形象、变化多端,色彩斑斓,这些特点很能迎合儿童心理,使得孩子像喜欢玩具一样喜欢电视;二是减压器。这是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的,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生活单调,电视能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看电视不用动脑筋,不用特别注意姿势,身心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三是伙伴。在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们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玩伴。电视自然而然成了孩子的玩伴和保姆,也替代了独生子女的兄弟姐妹;四是理想。动画片里往往反映了孩子内心渴望的理想世界。可以概括地说,电视充分满足了孩子很多心理需求。
黎亭认为,孩子对电视痴迷的客观原因就是家长的推动。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对孩子看电视是纵容或者鼓励的态度,他们会认为孩子很聪明,看什么都懂,还从电视上学了很多东西。甚至有的家长怕孩子吵闹,只要孩子看电视不吵闹就行了。殊不知孩子看电视的习惯都是在家长的允许下形成了,孩子对电视的兴趣日益浓厚,甚至“成瘾”,这时候家长害怕了,严格阻止孩子看电视,但是孩子已经形成的习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有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找一切机会看电视。家长的负面推动作用会让孩子对电视更加痴迷。
对于小电视迷,家长不仅要理解和尊重他们,更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对于孩子的“电视迷”行为,作为家长既要理解孩子,又要尊重孩子。毕竟电视带给他们很多快乐和满足,同时还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谁将孩子推到电视机前的?
早教老师陈公章认为,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是双向的,有些电视节目的确能开发孩子智力,拓宽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而有的电视节目纯属娱乐、消磨时间,而且还会传播一些错误的观念。所以,对于孩子看电视的行为不能简单地用倡导和阻止来论定。
撇开电视节目的功效,仅就孩子痴迷电视的行为来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视力降低、睡眠减少,而且长期与电视为伴,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再者,电视画面的直观性还会影响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春天的景色是什么?一般孩子就会将这些信息“内部化”,作出逻辑推理,并充分发挥想像力,在头脑中勾画出一幅春天的景象,这个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二爱看电视的孩子头脑里大多数会呈现电视已经成形的春天的画面,孩子被动地接受了春天的定格画面,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懒散,不爱思考,反应迟缓。
所以对于“电视迷”孩子,家长必须采取适当方式来引导他们正确看电视,以挖掘电视对孩子成长的正向作用,将其负向作用降到最低。
本文标题:孩子迷恋动画片难以管教 跟家长纵容有关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9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