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之家_孕育妈妈最喜爱的网站
按历程查看->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妈妈网 > 推荐阅读 > 正文
媒体称部分童书内容怪诞成儿童精神的慢性毒药
2013-03-20 15:45:30 来源:

  侵蚀童心的书页

  时下,少儿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童书粗制滥造,内容离奇怪诞,童书成人化、低俗化的问题令人担忧。在不少家长、老师眼里,优秀儿童读物离孩子越来越远,一些带着浓重成人化色彩的童书,正变为儿童精神的慢性“毒药”,严重侵蚀着孩子们的纯真童心。

  童书成人化令家长发愁

  “一直以为喜欢看书是孩子最好的学习习惯,但我最近才发现,孩子看的很多书内容实在让人瞠目结舌。”湖南省邵阳市学生家长何雪华告诉半月谈记者。

  何雪华最近在孩子的书包里翻出一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她惊讶于这样的青春成人小说怎么会成为孩子的读物:“书里描述的爱情经历,对11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早了?”

  “你看看这书,怎么能叫孩子看?”在长沙市一所中学旁的书店里,市民王女士对书架上一本名叫《不倒过来念是猪全集》的书充满疑惑。记者查看书目发现,整本书充斥的内容有50个调情小笑话、“某夜总会”被查封的N种说法、成为花花公子的十大准则、女人最爱“臭男人”大解析等,一些段子还不乏暧昧、色情内容。

  据书店老板透露,这样的“幽默”书籍在校园内颇受欢迎。除此之外,类似《惊悚e族》《鸡皮疙瘩》和《鬼吹灯》等内容涉及悬疑、恐怖、暴力的杂志、小说也是孩子追捧的对象。

  有一名6岁孩子的杨先生也面临着同样的担忧。在他看来,一些没有任何营养的脑筋急转弯的书籍居然打着提高智商的名义,开始走进孩子的视野。“‘什么帽子不能戴(答案:绿帽子)’、‘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案:抗生素)’等这样有‘颜色’的段子,到底教会了孩子什么?”

  即使是最为“纯洁”的幼儿读物,一些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也让家长倍感不安。比如一则叫《没有牙齿的大老虎》的故事,内容大致是:大老虎的牙齿很厉害,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狡猾的狐狸故意接近老虎,一次次地给老虎送糖吃,老虎牙痛了,狐狸又帮老虎把蛀牙一颗一颗拔光,老虎最后成了瘪嘴老虎。

  “在我看来,这样的故事教会孩子的不是智慧,而是成人世界里的欺骗、狡诈和口蜜腹剑,几岁的孩子过早接触这样的内容,恐怕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家长李文远说。

  “两极化”的童书市场

  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近年来,尽管童书市场经典著作再版无数,新生作品层出不穷,在表面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时,却也一直面临着“低幼化”过度和“成人化”泛滥的两极趋势。

  现今市场上低龄童书“幼稚化”趋势十分严重。不少童书作者笔下还是“小猫小狗”一类,语言上也故意蹩脚地学小孩子说话,因其矫揉造作、逻辑简单、流于说教而遭到孩子的“唾弃”。

  在小学二年级的涵涵看来,奇幻的王子公主童话、生动的小动物故事已经“太幼稚”,不过就是在把他们“当小孩子哄”。“看了开头我都能猜到结尾,没意思。”对于家长、朋友送的一些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童话书籍,他都不屑一顾。

  而相比幼儿、小学生而言,中学生已经有了自主的想法,不再愿意受家长和老师“摆布”。向往成长的他们,开始全方位接触成人世界,这也使得童书成了成人化泛滥的重灾区。

  “娱乐化的幽默好玩,成长中的暧昧早恋,还有恐怖的暴力悬疑,这样的童书用他们快、浅、刺激的特点,抓住了孩子猎奇的眼球,迎合了学生们对快餐文化的喜好。但‘成人化’童书的大量阅读,会打破孩子应有的价值观,让孩子失去道德界限,很多大人都说不出口的话,他们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来,认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自己做了就是了不起。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就是这个道理。”深圳市翠园中学教师李伦琰说。

  “两极化”凸显的童书市场,关键原因是适龄读物的严重缺失。“当下的中国儿童聪明而早熟,他们与现实生活交错的部分越来越大,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然而童书作家仍然沉迷于过去的创作习惯和思维,难以满足新一代孩子的心理、情智需求,自然就无法创作出适合各阶段孩子阅读的有益丛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丁加勇说。

  政府监管童书要“疏堵结合”

  “过于成人化的少儿读物走俏,造成孩子出现‘被长大’的情况,这不得不令社会反思。如何既顾及到孩子的童真童趣,又能在适龄阶段满足他们对成长的好奇,用巧妙的方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最大限度地摒除成人社会中的糟粕,是当今儿童文学应当思考的问题。”丁加勇说。

  一些出版业人士指出,儿童文学出现被孩子抛弃的“断层”现象,说明我国儿童文学亟待提高原创力量。虽然我国每年新出童书万种左右,但大多却是内容雷同、风格近似、思想贫瘠、艺术粗糙的作品。此外,市场竞争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跟风出版、盲目引进长期困扰少儿出版业。

  采访中,不少长期从事儿童教育的人士表示,当前,一方面是少年儿童图书市场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是家长苦于找不到适合孩子的读物,社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着给孩子选择“内容适当和阅读难易适度”的书籍的问题。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建议,图书分级和购书指导的市场在进一步扩大,中国少儿出版市场亟须实行分级阅读,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分级阅读在欧美图书市场已经有60余年,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鼓励创作佳作丰富孩子们阅读领域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对童书市场加强监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指出,目前不少备受家长、老师质疑的书籍、杂志是非法出版物,没有正规书号,印刷质量差,错别字连篇,更不用说价值导向的正确性。

  这些非法出版物堂而皇之出现在学校周边书店、报刊亭,其低俗不堪的内容备受缺乏心智、判断力的孩子们追捧,是政府监管不到位的表现。其次,对于正规出品但却一再出现不良内容的书籍、杂志刊物等,政府更应该重视,将其整顿或取缔其出版资格

本文标题:媒体称部分童书内容怪诞成儿童精神的慢性毒药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93565.html

联系编辑: 雯雯    邮箱: wszsl321@126.com    QQ: 84029846   客服   友链: 84029846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