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斥资逾230亿美元,收购美国老牌番茄酱及婴幼儿食品生产商亨氏的交易,已获得亨氏董事会批准。受此消息鼓舞,国内A股市场出现躁动,相关食品调料类个股昨日纷纷走高。
番茄酱行业仍处低谷
美国当地时间2月14日,亨氏宣布,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公司将和另一家私募股权公司联手收购亨氏。而股神将向亨氏股东支付每股72.50美元的现金,这一价格较该股 2月 13日的收盘价溢价20%。巴菲特称,亨氏有远大和长久的增长潜力。据了解,亨氏已经主导了番茄酱业务。根据一份数据显示,在番茄酱业务方面,亨氏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近26%,美国市场份额达59%。
目前来看,A股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与番茄酱沾边的,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的上市公司。其中,地处新疆的新中基和中粮屯河,作为国内番茄酱生产企业的两大龙头,番茄酱产能占到全国的80%以上。但垄断并不能带来实际的收益,番茄酱价格呈现连年的走低趋势。苦于生产成本上涨和销售价格下跌影响,国内番茄酱生产企业几乎很难看到回暖的曙光。新中基已因连续亏损,变身为*ST中基。中粮屯河也预告,由于番茄业务去年出现较大亏损,预计公司去年经营业绩将出现亏损,净利润亏损将超过7亿元。
鉴于严峻的行业形势,新中基在半年报中表示,面对国际番茄酱市场持续低迷、国内番茄酱产业无序竞争加剧的不利局面,公司积极实施减产保价的自救措施,调整市场供需平衡,共同促进番茄酱行业的整体复苏。目前,国际番茄酱市场已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总体看,番茄酱行业仍处于行业周期的低谷。
无独有偶,中粮屯河也指出,去年后期番茄酱价格虽有回升,但全年销售成本与销售价格仍然倒挂,经营亏损较大;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番茄酱固定成本增加,新季成本高于市价,去年年末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部分工厂因原料短缺停产并产生停工损失,其中四家工厂将予关停,并计提相应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不少分析师认为,从行业投资角度看,国内番茄酱行业尚处于低谷期,未见明显的投资拐点。市场寄予巴菲特的概念炒作,短线可能会昙花一现。
炒概念难有持久效应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亨氏在北美的销售业务目前表现不佳,但在新兴市场的销售业绩依然强劲,这或许也是巴菲特将其纳入怀中的原因之一。上一会计年度,亨氏在亚太地区的营收增加将近11%,部分是受惠于中国市场对酱料及婴儿食品的需求。不过,从国内投资者的喜好看,酱料类上市公司明显受到更多的追捧,中粮屯河、恒顺醋业、上海梅林等相关公司涨幅超过5%。相比之下,婴儿奶粉类上市公司则表现温和,皇氏乳业、维维股份等相关公司涨幅均不到2%。
市场人士表示,近几年来,围绕巴菲特概念股的炒作,几乎都是草草收场。前几年巴菲特热衷铁路股时,A股市场中的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铁路股,曾出现过短暂的跟风效应,但之后的股价出现腰斩。去年,市场也曾掀起巴菲特农机股的炒作风,结果代表股吉峰农机未能熬过此后的熊市。而随着理性投资逐步深入人心,一味的概念炒作,可能也会很快水落石出。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9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