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一家早教机构接送孩子
200余名孩子课程只完成一小半,14名员工拿不到工资。武定路上的“天天皮”儿童教育中心自1月15日突然停业后,至今仍未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近1年,沪上早教机构关门可用“前赴后继”来形容。去年5月6日,虹桥路“学儿宝”早教突然大门紧闭;仅过了4天,“恐龙创造力”早教2家门店忽然关闭;10月,“创艺宝贝”停课关门;12月,古美路上的“多多菲”早教中心人去楼空……晨报记者经过一周走访调查,发现早教机构从注册开办、师资招聘、加盟经营到学费管理,都存在重重猫腻。
突然停业退费无门
1月15日,“天天皮”儿童发展中心突然关门停业。此前,这家以儿童健身为重心的专业服务机构,受到200余家长青睐,大部分家长花费约1万元为孩子购买课时卡。截至该机构停业时,有部分孩子一堂课也未上过。
在该机构此前提供给家长们的会员协议上,写着“本会所视营运状况,有权保留营业时间的权利”,但由于机构教学秩序“一切如常”,因此家长们在签字前并未对此提出质疑,更没想到深入了解该机构的运营状况和财务情况。截至记者发稿前,“天天皮”方面对于停业事件仍未给出任何说法。
几无第三方监管学费
孩子还没上课,大把学费先进了早教机构的口袋。记者暗访了沪上多家早教机构,发现没有一家机构收到的学费是由第三方监管的。
在虹口足球场附近的一家早教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极力推销一款16800元的一年期早教套餐:“我们最近和商场搞促销活动,今天付钱可获1000元‘奖学金’。”当记者询问“学费能否按学习进度分月支付”时,工作人员一口拒绝。
在五角场附近的一家早教机构,记者表示要为4岁的孩子报名,工作人员立即推荐一款“幼儿MBA”培训课程,每年学费12800元。“我们经过教育部门备案,资质绝对没问题。还是直营店,绝不会倒闭,卷款关门的都是加盟店。”工作人员指着陈列架上各种奖项和证书说。
在徐家汇(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一家早教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幼儿英语早教课程,每年学费13800元。对于记者“会不会卷款逃跑”的担心,她拿出厚厚一叠学员登记表:“这么多人报名,我们怎么可能关门?我们公司在全国开了很多早教中心,大品牌,绝对有实力。”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第三方监管学费的使用时,该工作人员笑着说:“我们又不是证券公司,干嘛要别人监管资金?”
[业内揭秘]
门店扩张快风险不断膨胀
利润膨胀,风险也膨胀,回报与预期不符,就会撤资或关停。
早教机构如何利润最大化,业内人士坦言,最直接的方式是快速扩张,一家变两家,两家变三家……经营成本随着扩张后聘用人员增加,也成倍上升。一旦投资方发现回报与预期不符,就会撤资或关停。
早教机构的利润高,收费涨幅每年约10%。但更严酷的竞争还在眼前:一些成人教育机构也将产业链延伸到了早教市场,新的早教机构要与该区域原有的早教中心“分蛋糕”,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保证及口碑就很难立足,关门歇业也在常理中。
加盟门槛低审批规定缺失
100平方米场地,加上40万元加盟费,就能开家早教机构。
“诚招早教代理”、“成本小,收益快”……网上各种早教品牌招募加盟商的信息铺天盖地。记者致电北京一家早教机构,对方称,只要具备100平方米场地,缴纳40万元加盟费,即可开一家早教机构。总部会提供员工培训及媒体宣传等。
当记者询问,开办早教机构需要到哪个部门办经营许可时,对方称:“现在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去工商局,也可到教育局办。建议去工商部门审批,因为教育部门要求较高,涉及到教育嘛,场地、师资、消防设施等都有严格规定。”
师资质量差节省培训成本
“以老带新”节约成本,教师“挖”生源有提成。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大多数早教机构属于个人投资,对教师不会强制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更不会有资格证书的限制及聘任标准。一些机构聘任人员的模式,通常是以优厚的待遇“挖”些有经验的早教老师,再招聘些新手,以老带新,节省培训成本。业内人士说,“挖人”同时,一些老师会带来一批潜在生源,“‘挖人’前,我们会和对方悄悄联络,请她们邀请一些还没报名,但到原来早教中心试听过、体验过的家长。假如把这些家长‘挖’过来的话,老师还会有提成……”
注册玄机多不具办学许可
以非教育机构名义注册,逃避教育部门监管。
市面上很多早教机构没有相应办学许可,它们以咨询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科技公司等名义注册,不属教育部门监管范围。业内人士表示,这样一旦资不抵债,或投资方撤资,股东及法定代表人比较好“抽身”。
“家长即便走诉讼途径,打赢了官司,也未必能拿到全部学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凭良心”向记者道出一个秘密,“很多倒闭或停业的机构,幕后投资人并没有变化,实际的运作还在进行,只不过是重新取了一个早教机构的名字,重新找一处上课场所而已。”
关门有先兆运营处于困境
门店规模缩水,拖欠物业费、水电费,甚至员工工资。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倒闭的早教机构,都在之前的运营中出现过处境艰难的状况:拖欠物业费、水电费、房租;门店规模连续缩水,甚至拖欠员工工资,但这些状况并不为家长们所知。财务支出状况报表,应该是反映运营状况最直接的证据。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一些早教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根本无法获知报表详情,因为财务方面,负责人只用“自己人”。业内人士坦言,即便经营困难,也要瞒住大部分员工,瞒不下去时,早教机构老板自然是关门走人,留下“一地鸡毛”。
[消保委说法]
可借鉴保证金制度约束监管早教机构
市消保委相关人士表示,近一年来确实接到过不少市民关于早教机构突然关门、早教费用退还无门的投诉。由于一些早教机构倒闭后,无法找到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因此这类投诉的处理难度较大。
那么,如何才能保障家长预付的早教学费安全?“如果相关政府部门能够搭台建立早教机构保证金制度,让资金的使用透明化,定期跟踪、监督经营不佳的企业退回预付款,或许能够对早教机构起到约束作用。”该人士表示,这方面可借鉴保证金制度。早在两三年前,市美容美发协会曾出台了预付费消费卡保证金制度,参与的美容美发单店交纳约5万元保证金给协会,协会将款项存入银行(行情 专区)专门账户,并定期跟踪这些企业,假如消费者遭遇预付卡纠纷,企业又逃避责任,协会就可以动用保证金给消费者一定赔偿。
不过,早教机构的学员数量多的可达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家长预付的早教费用可能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如果保证金仅缴纳几万元,约束力显然不足,保证金制度也就形同虚设。万一早教机构倒闭,保证金用来支付消费者的损失如同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专家提醒]
家长选择早教机构先要查询相应资质
去年,国内早教市场出现饱和,倒闭停业潮风起云涌。兰道尔管理顾问公司创始人,国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许志文分析说,早教机构聘用教职工成本、房租居高不下,过大的支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令早教机构进一步陷入困境。但此时商业早教机构仍有发展,国内一些有一定资金和人脉积累的外贸英语人才,转行投入了早教市场并一路拓展。一些最初受聘于早教机构的外籍教师,也纷纷跳槽或自己创业,甚至回国带来专业团队进行运作。而一些资金积累好,师资质量好,抗风险能力强的教育企业,也将产业链延伸至早教市场。这些因素无疑等于提高了早教机构的门槛,令一些“单打独斗”的早教机构无力招架。
许志文说,停业倒闭的早教机构里,其投资者也不乏投机者,眼看不赚钱,抽资闪人。“当一些早教机构以优惠为借口,一下收取两年的学费时,家长应该格外谨慎。”许志文举例说,有一家经营不善关停的早教机构,曾一次性收取了100多名家长40万元的两年期学费,而这些学费,却连一年的运营成本都不够。“选择一家早教机构,家长要主动规避风险,缴纳学费前,先要仔细查询它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经营范围,充分了解它的财务状况及税收情况。”许志文特别提醒,一些机构为了逃税、不开发票,不给家长盖章的协议书,这些情况也要格外留心。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9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