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002219.SZ)离奇收购案再添新疑问。
高举红十字大旗,同时却在创造惊人的医疗收支结余率,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下称肿瘤医院)内设的肿瘤诊疗中心究竟有何玄机?
2010年至2012年11月,肿瘤诊疗中心分别实现医疗服务收入5968.80万元、6780.41万元和6849.11万元,医疗收支净结余2636.41万元、2967.51万元和3144.10万元,结余率分别为44.2%、43.8%、45.9%。
医疗收支结余率相当于企业的净利润率。一位投行人士在记者微博里私信留言,“这简直是抢钱啊!”
且不论肿瘤中心的非营利公益医院之间的道德冲突,单就一个区级二级甲等民营综合医院而言,上述收支数据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记者还发现,尽管肿瘤医院名义出资人已不再是肿瘤中心托管方成都尧禹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尧禹投资)法定代表人刘岳均,但刘为肿瘤医院实际控制人的真实身份仍被独一味隐瞒。
更重要的是,在独一味与肿瘤医院、尧禹投资之间的合作运营,尚未展开之际,各方裂痕便已惊现。
实际控制人疑团未解
独一味在《澄清公告》极力撇清刘岳均与肿瘤医院的出资关系,称肿瘤医院最初出资人刘岳均已将出资全部转让给周彩娥(95%)和刘兴明(5%)。
但记者掌握的肿瘤医院注册信息显示,最初出资人刘岳均、李貌将出资转给周、刘的时间为2009年12月,肿瘤医院理事会表决通过了这一转让。但刘岳均、李貌却依然出现在医院负责人名单上,且刘岳均排名第一。
而肿瘤医院的审计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1年,肿瘤医院对刘岳均的应收款项为2650 万元、2030万元;对刘岳均控制的成都尧禹置业有限公司的应收款为3000万元、3100万元。
成都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医院正常应收款通常应是病人诊疗费用,刘岳均及相关公司巨额占款显然已超出医院正常业务的合理范畴。涉嫌非法侵占肿瘤医院运营资金,把本应用于支持非营利肿瘤医院做大做强的收入截留,用于营利商业项目投资。”
关键是,在肿瘤医院已无任何出资的刘岳均,如非实际控制人,凭什么长期巨额截留、占用肿瘤医院的医疗服务收入?
显然,对于肿瘤医院出资人及实际控制人,独一味还需给出解释。
同床异梦隐忧浮现
在收购肿瘤中心15年85%的经营收益权后,独一味为何选定尧禹投资为托管人,也仍是未解谜团。
独一味在《澄清公告》中表示,刘岳均担任肿瘤医院理事长(法定代表人为张成华),虽然其不是法定代表人,但刘岳均对医院的实际控制能力从未消弱,否则其很难长期巨额截留、占用医院医疗服务收入。
以此观察,日后尧禹投资一旦违约,独一味或将无可奈何,而《澄清公告》中“督促尧禹公司切实完成经营目标”的协议约定便形同虚设。
记者调查发现,去年10月肿瘤医院曾公开大量招聘各科室全职医生,招聘原因为:毗邻塔子山公园的新医院按现代化三级医院标准设计,床位逾千张,2013年竣工投入使用。
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显示,肿瘤医院“筹建中的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东区)初步拟定落户新客站城际商旅城。初步选址塔子山片区,占地面积约19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床位编制达800张,是其现有床位的两倍多”。
国内一家公立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独一味与肿瘤中心的合作尚未深入展开,人家就要出资建设一家新医院,一旦这家医院建成,对原肿瘤中心病员造成分流,独一味无异于花钱培养竞争对手”。
“或许托管期内刘岳均不会违约,但三年后肿瘤中心如何运营?如果对方把所有医生骨干带走,留给独一味的可能只剩下一批陈旧设备的空城”,他不无担忧地指出。据其透露,目前国内医疗合作经营恶意违约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刚刚拿到钱便翻脸不认人。
收入粉饰造假疑云
卫生部《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全国共有118家各类肿瘤医院,包含各类补贴在内医疗服务总收入279.91亿元,总支出260.12亿元,医疗结余19.79亿元,118家平均医疗收支结余率仅7.07%。肿瘤中心43.8%的结余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9倍。
前述公立医院负责人坦言,“医院虽然能赚钱,但绝无暴利可能。即使真的很赚钱也不可能把结余率搞那么高,否则卫生主管部门、医保、新农合保险等机构立刻会调查是否有违法行医问题,因为公益性质不允许非营利医院存在暴利。”
独一味对外投资公告亦明确,“肿瘤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医院,是成都市120急救网络成员,是省、市、区医保及全省各地医保、农保、保险行业定点医院”。
这意味着其收入有相当比例来医保、农保、保险患者,而相应机构对定点医院的收费、报销比例每年都要严格审查,并要求定点医院严格控制收费水平,一旦超标则拒绝支付报销费用,情节严重则取消其定点资格。
记者调查发现,即使不考虑相关机构对收费水平的制约,肿瘤中心现有医疗服务人力资源配置,要实现上述收入和结余也很困难。
其网站公开信息显示,肿瘤医院肿瘤科每天门诊医生仅三名医师,其中两名外聘专家,一名专家每周只出诊一次,而另一名出诊时间则无固定排期,肿瘤中心偌大门诊难道仅靠一名本院医师支撑?
1月22日,记者以患者名义打通肿瘤医院的导医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日出诊的医师共有四人,两名为专家,两名为普通门诊。
那么,肿瘤中心每天四名医师出诊,一年到底能够就诊多少人次患者,又能收治多少人次的住院病人?
记者调查了解到,四川省肿瘤医院每天平均门诊医师人数为40人,2012年收治门诊病人87106人次,一年365天每位出诊医师日均诊疗门诊病人为5.97人次。以每位出诊医师日均门诊6名病人测算,则肿瘤中心2012年1-11月最多收治门诊病人8016人次。
肿瘤医院最新医院简介显示,该院年均门诊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万人次,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收治比例为5:1,依此推算,2012年1-11月肿瘤中心的住院病人应在1603人左右。
但独一味发布的《评估说明》显示,肿瘤中心2012年1-11月250 个床位接诊人数却达3598 人。
记者辗转获得肿瘤医院肿瘤科的注册信息显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3人,整个肿瘤中心总计7名医师,一年下来每人要负责照理的病床床位高达35.7张。而目前业内对医生病床配置的比例通常为10:1。
如此一来,《资产评估报告》提供的肿瘤中心医疗服务、医疗收支结余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更加可疑。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肿瘤中心未完全独立核算,为迎合交易安排,不排除相关评估机构,一方面把非肿瘤医疗服务收入混为肿瘤中心医疗收入,另一方面在成本费用归集方面少计甚至不计,以粉饰肿瘤中心超强盈利能力的迷人形象。
本文标题:独一味收购案:肿瘤医院收入被指粉饰造假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8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