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探索行为
此时的宝宝,个个堪称是积极的“探险家”。他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做,对任何事情都要亲自碰一碰。显然,他对这个多彩的世界充满了独立探索的欲望,表现出了不懈的探索精神。但是,探索就难免会碰到危险和麻烦。建议父母站在宝宝的角度,尽量理解宝宝的行为,并对宝宝加以引导和保护。
灵活的眼睛
小脑袋总是转来转去,眼睛总是四处张望,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父母越是藏藏掩掩不想让宝宝看到的东西,宝宝越是留心。“周围这么多好东西怎么都没看过?真奇怪,我都看不过来了,要是能再有一双眼睛该有多好啊!”宝宝面临的是广阔的未知世界,了解这个世界是他成长的需要。2岁前的宝宝认识事物离不开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其中大量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好动的小手
宝宝的一双小手几乎总是要摸摸这、弄弄那,遇到细小的窟窿还要把小手指伸进去捅一捅,比如在盒子里放上许多小玩意儿,然后摇,让里面的东西丁零当啷地响,捏一捏这个东西是软的还是硬的,摸一摸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2岁前的宝宝的语言发展水平还很低,所以他基本上是靠摆弄各种物品来认识世界的。
不安分的小脚
宝宝的一双小脚到处走动,还喜欢爬高,比如在家里的沙发上踩上踩下,在桌子下、床底下钻来钻去,顺着桌椅板凳爬上窗台,溜进厨房扳动灶具和各种电器的开关。
由于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特别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但是这不能成为父母限制宝宝活动的理由,父母只需要做好看护工作,适时制止宝宝的危险动作,并告诉宝宝原因。
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如果宝宝很容易被周遭的事物所吸引,或者很容易为身边的事情分心,这表明宝宝缺乏足够的注意力。宝宝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地,若对任何事都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和品质佳,相对地,学习成绩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力对于宝宝成长的重要性。
培养注意力的原则
不能过分苛求宝宝保持很长时间的注意力,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的方法,慢慢地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利用宝宝的好奇心
新颖、色彩丰富、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父母可以选择有玩偶跳舞的音乐盒、会跳的小青蛙、会敲鼓的小木偶等玩具让宝宝集中注意力观察、摆弄,以此训练他的集中注意力。另外,还可以带宝宝到新的环境中去看稀奇的事物,比如逛公园,让他看一些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带宝宝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宝宝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在游戏中训练注意力
宝宝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会增强。因此,父母可以和宝宝进行有趣的互动游戏,这样不仅能强化亲子关系,还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注意力。比如,让宝宝将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让宝宝猜猜是什么东西被撤掉了。宝宝对这类游戏往往十分着迷,玩起来,20—30分钟都不愿停下来.
明确活动的目的性
目的性不强是宝宝注意力的特征之一。所以,如果让宝宝对活动的目的理解得更深刻一点,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宝宝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可以训练宝宝带着目的去自觉地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比如,问宝宝“妈妈的衣服哪儿去了”,“桌上的玩具少了没有”等。这样有目的地引导宝宝学会有意注意,可以让他逐步养成围绕目标、自觉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别打断宝宝的行为
现在的宝宝对见到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经常坐在几件玩具前,这儿摆摆,那儿放放,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宝宝全身心地投入到那几件百玩不厌的玩具中,正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如果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去打断宝宝的活动,不但会引起他的反感和烦躁,还会无意间破坏了对宝宝注意力的培养。
本文标题:关注宝宝的探索行为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