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语言启蒙三个阶段
2013-02-01 11:54:33 来源:www.yunyuhome.com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哺乳期是指宝宝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刚出生的新生儿的大脑在形态上与成人没有显著差别,已经有重要的语言发音系统及与其相关的中枢神经。宝宝的语言能力后天培养是重中之重,有的宝宝发育差,他的脑皮层相对成人比较薄,虽已有细胞分层,但细胞分化还不完全。
宝宝从母体脱离出来头围一般34cm左右,脑重量400g左右,到1岁时头围可以达到46cm,重量达900g,故婴儿期是宝宝脑的重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宝宝的脑重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应的神经的数量及长度都在不断增加,神经纤维不断延长,为宝宝与外面精彩世界发生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宝宝呱呱落地的第一声啼哭,是他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响亮的音符,此时此刻宝宝已经具备了说话的能力,人生第一时刻语言的启蒙阶段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0~3个月)发音简单时期 比如:宝宝在第一个月会间歇性的发出ki、wi等声音,第2个月发出ma-ma声,第3个月出现更多元音和很少的辅助音调,比如:a、e、ou、m等。 第二个时期(4~8个月)连续的发音时期 这时发出的辅助音调就更多了。而且出现了连续的音节,比如:ba-ba、ma-ma等,家长就会误以为这是宝宝在叫,“爸爸”、“妈妈”了。 第三个时期(9~12个月)学话时期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模仿家长的发音,宝宝开始把词和对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对简单的词产生理解。这时家长要鼓励宝宝说话,将这样的词和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去拓展宝宝的思维,加大他的联想能力,增强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刚从混沌世界走出的宝宝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在此期间最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 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宝宝在婴儿期由于神经髓的发育不完全,神经兴奋的情绪不能像成人一样沿着既定的轨道迅速传输给各个神经末梢,所以宝宝的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宝宝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随着宝宝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宝宝会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这种反射一般发生在出生后两周左右。这个时期是宝宝学说话潜意识时期。哇哇啼哭是宝宝想要说话的警示,意思是在告诉家长自己想要表达的某些含义。 在宝宝没有出生时,妈妈所用的语言胎教和音乐胎教,已经在宝宝潜意识中启发他说话和表达的能力。所以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放宝宝喜欢听的音乐,他就会安静下来,这就说明了音乐能引起宝宝相应的反应。刺激宝宝的大脑皮层,开始形成信号,这就是宝宝说话的前提条件。同时父母要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在10个月已经理解了词的意义,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宝宝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家长平时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父母在与宝宝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爱心提醒 宝宝从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语言能力,然而要想让自己的宝宝成为“神童”,就不要忽视宝宝在哺乳期的语言启蒙教育,在这个阶段要不断刺激宝宝的大脑皮层,这样他会在无意识当中把名称和实物联系起来。本文标题:宝宝语言启蒙三个阶段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