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话”—宝宝语言发展的绊脚石
2013-02-01 11:50:41 来源:www.yunyuhome.com
目前,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幼儿园教育中,都普遍存在着一种惯用“儿化语”的现象。幼儿园的老师习惯于对宝宝慢声细语:“知道了吗?”“好不好呀?”,家长们更是怕自己的话宝宝不能理解,或者故作亲昵,对宝宝说一些诸如“睡觉觉”、“吃饭饭”之类的话。
殊不知常常使用这种“儿化语”,对宝宝的智力和性格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据专家研究发现,宝宝的大脑发育很快,他们的求知欲很强,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也很高,幼儿时期就具备了特别惊人的语言学习能力。 如果宝宝老是使用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的语言,让他们习惯于无需多做努力的语言环境中,那么宝宝潜在的智力就得不到激发,长期下来,潜在能力也会因长期被压抑而难以发挥。比如:宝宝不听话了,不光要对宝宝说“宝宝不听话,妈妈要打手手”之类的言辞,其实可以对宝宝说成人丰富多彩的语言:“天气热得喘不过气来”,“热得汗流浃背”,尽管宝宝一时听不太懂,但这样能唤起宝宝的联想,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他潜在的语言能力。爱心提醒 经常用“儿化语”和宝宝交流,宝宝还会从中发现成人和自己说话,是和成人与成人之间说话不一样的,宝宝无形中感知的是自己是个小孩,这样不仅会抑制宝宝的智力发展,而且会使他们失去相应的上进、创造的意识,以致产生自卑、怯懦等不良性格特征,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标题:“儿化话”—宝宝语言发展的绊脚石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7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