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两个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展示了电视对儿童创造力的伤害。此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各大论坛及微博扩散,不少父母看后惊呼:电视制造脑残,把电视砸了吧!
寒假马上来临了,孩子又有大把的时间待在家中,记者采访部分家长得知,家长们眼下的争论焦点几乎都是: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电视?记者就此咨询了教育界相关人士了解到,并不赞成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应该与电视保持适当距离,看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多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另外,专家指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要从小培养,家长更要以身作则。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采取的这种显而易见的测试方式是“画小人”,三组5岁儿童,第一组几乎不看电视,第二组每天平均看3小时电视,第三组看电视时间和内容不受限制,显然是被电视内容吓到过的孩子们画的。结果一目了然。
家长电视上很多内容不适合孩子看
随着网络和电视越来越发达,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在增加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不少家长犯了愁。
昨日,家住黄务小区的市民吕燕女士称,孩子今年上五年级,挺喜欢看电视,但是下午放学回家后,光做作业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等做完差不多也该睡觉了。“现在电视上很多内容不太适合孩子看,比如一些动画片就有暴力的画面。上网也是学习需要查资料的时候才让孩子上,网上的内容更多,有时候点开一个网页就会跳出乱七八糟的画面。”相较于看电视和上网,吕女士认为看书更好一些。
市民宫女士家住黄海城市花园,孩子今年也上五年级,她对电视的看法没有吕女士那么敏感。“我觉得孩子想看电视的话可以适度看看,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尽量让他去做,但是都要适度。”
“我是坚决反对让孩子看电视的。”昨日,在某机关从业的林丛女士说。她认为,看电视最直接的坏处是浪费时间,损坏眼睛。
心理学家:沉迷于电视孩子好奇心会降低
“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更多的孩子是被电视强大的音响和视觉效果所吸引,虽然听到了声音、看到了画面,但大脑却不对其加工。”烟台教育心理学家王旭红指出,亲子互动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环节,宝宝需要跟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有人在身边的时候宝宝才会比较兴奋,自然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真人身上认真学起来。然而电视影像是种单通道输入语言的方式,对宝宝听力的提高或许有些帮助,但对于宝宝形成自身语言来说则是不充分的。
“创造力、想象力其实也是学习能力的一部分,沉迷于电视节目之中的孩子往往好奇心会降低,缺乏在现实情境下进行探索的动力。”在王旭红看来,电视中鲜艳的色彩、变化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对宝宝有着深深的诱惑,于是宝宝开始厌倦画面单调、文字枯燥的书本。然而,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是片段式、跳跃式的,宝宝从中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不系统的知识,创造力和想象力逐渐受到了束缚,最终会影响孩子进行探索的学习能力。
医生:3岁以前看电视不能超20分钟
“宝宝在3岁以前,注意力和视觉发展还不够完善,父母一定要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最好是在20分钟左右。同时,不要挑选过于复杂的电视节目,画面转换也不要过于频繁。”昨日,毓璜顶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卓旭英称,“由于忽略户外活动,过多地看电视,用眼距离过近,身体严重缺乏阳光照射,导致现在90%的学生都患有近视。”卓旭英称,眼睛的调节力是预防近视的重要一环。长时间看近距离,使眼睛得不到调节,眼轴变长,眼睛的光线焦点扭曲,就易患上近视。
卓旭英介绍称,与我国小学的低户外活动时间及高近视率相比,澳洲小学生每天呆在户外的时间有3小时,因此,澳洲的欧裔儿童的近视率仅有10%。曾有一项实验,一批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学生和一批在室内呆着的学生相比,患病率要低得多。卓旭英认为,儿童用眼过度及缺乏户外活动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支招: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很重要
王旭红称,宝宝3岁以后,看电视的时间可以稍微放长一些,但在这一阶段父母更需精心挑选电视节目内容,因为3岁以后宝宝的模仿能力逐渐增强,内容不健康的节目易对宝宝的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譬如暴力性的节目就可能导致宝宝产生攻击性行为,所以父母要对节目内容严格把关。
“其实,关键就在于从小给宝宝建立个规则,给宝宝讲道理哪个时段可以看什么内容,等3岁以后宝宝就可以明白。”王旭红不赞成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主张父母和宝宝一同去挑选,给宝宝说好规则为什么只能看半个小时,怎么样去看。民主的环境很重要,规则制定后的坚持也很重要,这一切有助于形成宝宝自身的约束力。另外,为了让宝宝健康地发展,父母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给电视找个替代品,以避免电视占用宝宝绝大多数时间。王旭红特别提醒,想要让宝宝减少看电视,父母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控制每天看电视的时间。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5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