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女孩旷雨辰的经历可谓是童模的制造样本。这个从4岁开始街拍广告的女孩,6岁时曾到韩国和当红的明星学习跳舞,如今不过8岁的她早已是童装界里的小明星,不过她的妈妈杨女士仍然觉得女儿还不够“红”,“需要多露脸”,目前母女俩正在为下月广州黄埔区的童模“走秀”紧锣密鼓地排练着。
此前,一条名为“汽车文化节惊现童模比基尼装”并附有照片的微博与相同内容的视频曾引起广泛关注,并被大量转发。不少人质疑主办方毫无道德底线,责备家长利用孩子借此出名,急功近利,实在不负责任。而承办方则辩称,这只是亲子秀淘汰赛部分内容的热身赛,其父母均在现场,未发觉有什么不妥。
暴露的服装,怪异的文身,让车模这个话题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如今,当我们看到身穿透露服装的童模时,本能地会将其与成人模特归为一类,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因为,童模所展现的,并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梦想,而是其父母的欲望。虽说,时下父母对子女成长过度干预的现象并不少见,但“童模”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让孩子置身于这种商业活动,会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的虚荣心和物质欲望,不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过于暴露的衣着,对儿童的心理,特别是性发育也带来不利影响。
卢梭曾说过,“在人生的秩序里,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当儿童站在靠性感博出位的车展舞台上,像成人一样搔首弄姿,这既是对孩子的误导,也是对童真的扭曲。与成人车模不同,比基尼车模的看点显然不在其身材,而是通过对纯洁童真的消费,以“意识不良”的软色情方式,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让女童穿着比基尼进车展现场意味着什么,哪怕主办者将此举动机说得再动听、再高尚,也难掩背后的低级趣味,甚至迎合个别人的阴暗心理。
孩子穿上了暴露的服装,着实能让各种展台火了一把,对于某些缺乏道德血液的商家而言,在利益驱动之下,把社会责任感抛之脑后,顾不上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呵护和权益的尊重似乎也符合商家逐利的本色。然而,作为父母,总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在社会浮躁的浪潮中随波逐流。将孩子过早带入成人世界、商业舞台,或许能满足家长一时的虚荣心,可以让家长获得短期的物质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只会剥夺孩子的童真与天性,让孩子形成功利错误的价值观。不管童模参与车展等商业活动是不是像个别母亲所言“通过走秀,可以让孩子身体更健康,性格更开朗”,都为法律所不容,没有商量余地。
在当今这个多元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也应该多元,发展的路径也可以多样化。模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门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门艺术,显示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前景。车展的推广和宣传,对于主办方来说固然重要,需要与最新鲜的血液相结合。但是绝不意味着可以为了追求所谓的“亮点”而去搞哗众取宠,甚至拿孩子作道具,要知道,组织未成年童模参加商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行为。《劳动法》明文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雇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有如此表述,禁止“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总而言之,无论活动主办方的出发点何在,利用孩子作为童模的炒作点,都应受到舆论的一致谴责。
本文标题:童模事业易将孩子带入成人世界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5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