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化妆品连锁店老板告诉记者,在他的几家店里都没有儿童洗护类产品,而且在未来几年内,他也没打算去做这一块,成人护肤、彩妆产品才是发展重点。显然,在他看来,儿童洗护这一品类在专营店这一渠道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而专营店忽视儿童洗护类产品在业内其实很常见。据了解,婴幼儿护肤日用品通常的渠道有商场、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有数据表明,商场、超市占据了婴幼儿洗护用品近九成的份额。另外母婴专卖店也占据着部分市场。但是随着儿童市场的发展,专营店主也开始纠结起来,儿童类产品要还是不要?
市场与需求并存
据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的出生人口达到一千五百多万,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非常愿意对孩子进行大手笔的投入。在化妆品行业,母婴品类将会是一个重要增长点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
面对这样一个大蛋糕,专营店自然心动不已。在经历了10年的黄金发展期后,专营店如今正处于一个尴尬位置,商超、百货抢占市场,电商强势崛起,与此同时,大量同质化专营店还在不断增加。在各方不断的包夹下,专营店正在谋求改革,进行品牌结构优化、品类结构调整以寻找差异化的品类。
有些门店开始寻找适合终端的母婴品类,母婴品类在专营店似乎又显得“大有可为”。河南文希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啸林告诉记者,儿童洗护类产品应该进入化妆品专营店。首先现在的专营店都在寻求差异化发展,尽管大家一直在探讨,但真正做儿童洗护产品的专营店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婴幼儿类产品,这就是一个市场契机。
“护肤品可以,彩妆可以,为什么儿童洗护类就不能呢?”孙啸林认为,未来专营店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类似于屈臣氏这类的大型一体化购物模式,各种消费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所以母婴类产品进驻专营店也是趋势。
消费习惯制约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化妆品专营店却有点难下口。首先是消费者的不认可。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固有的消费习惯也让他们更喜欢去KA卖场或是母婴专卖店购买儿童类洗护用品。“我通常不会为了去买孩子的洗护用品去超市或是专卖店,都是买奶粉或是纸尿布之类用的比较快的东西时,顺带把他们买了。”某女性消费者告诉记者,她也不愿意去那些化妆品专营店,一是产品不齐全,二是不信任。
因而母婴类消费者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更看重产品的品质和口碑。通常女性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关注母婴类产品,他们会浏览各种网站、论坛或是通过周边朋友,寻找大家推荐的品牌或是专卖店,对于产品品牌的忠诚度更高,所以像是一些大的产品品牌或是专卖店,他们更容易接受。
另外,在这类消费者心中,母婴类产品的分类界限被弱化,食品、洗化、衣服等品类不会像成人产品那样被明显的区分开,他们被集中在一起售卖,一方面与消费者一站式购物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与母婴类产品本来就是小众市场,对象狭窄有关。
所以天勤品牌整合传播机构总经理张兵武认为母婴类产品进驻专营店渠道应该不会有多好的表现,毕竟化妆品专营店之优势还在一个“专”字。何况母婴专业渠道经过多年发展已成气候。
西安一绣倾城化妆品专营店的王梅也向记者表示,儿童洗护还是在商超、或是专卖店卖更好。毕竟他们在这一渠道已经发展的很好,而且消费者也更认可这种消费方式,一站式购物模式是儿童类产品的销售特色,专营店要想做,只能接受,但是目前有多少店有实力去运作这种模式?
或许只有像是屈臣氏这类的大规模的全国连锁专营店才能在店内开辟出“母婴用品专区”,那么对于更多的中小专营店,这样的投资太大,而且短时期内,消费者也不一定会认可。
而专营店拒绝儿童类用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利润空间小。当前儿童日化用品的霸主美国强生占领了80%的市场份额,产品线几乎涵盖了所有婴幼儿洗护用品,但价格透明,没有利润可图。剩下20%的市场被青蛙王子、皮皮狗等国产品牌瓜分,尽管利润空间有,但毕竟市场份额少,总体来说,依然不如护肤品有优势。
所以尽管在差异化边缘苦苦挣扎,专营店店主们还是在观望,毕竟儿童洗护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说还有些距离,“没做过,不懂,也没感觉”就像山东的那位店家所说。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