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陷"安全门" 暴露中药存标准化软肋
2012-11-22 11:04:17 来源:
“染色中药”的阴云还没有散尽,近日又有媒体报道,有上千年历史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陷入重金属超标的“安全门”,再度引发消费者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忧。近年来,类似六味地黄丸的中药材重金属超标事件不断,暴露出中药标准化的尴尬和国际化的举步维艰。
日前,网友微博爆料称“国内部分产地的六味地黄丸中,存在铅、镉和铜元素不同程度的超标问题,人体服用后可能产生健康风险”。引发六味地黄丸“安全门”的源头是一篇学术报告,2010年广东中医药大学的迟玉广等六位作者共同撰写了《六味地黄丸中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及其健康风险评价》,报告称“五个产地(辽宁、安徽、湖南、广东和河南)的六味地黄丸中铅的含量只有广东没有超标,其他均存在少量超标。”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中的金匮肾气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正因为其效用广泛,这味传统中药也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成药之一。
目前,全国A股上市公司中生产六味地黄丸的知名企业主要有8家,其中佛慈制药、九芝堂、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占主营收入比重较高。报告中并未明确标示取样药品的厂家、品名、规格、剂型和批次,六味地黄丸重金属超标的消息还是引起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
据媒体...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