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丸被指金属残留超标 广药与佛慈制药回应
2012-11-19 09:43:53 来源:
论文第一作者表示,服用量数据出现错误,将进行相关更正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份专门针对各地中药材农药和金属残留的大样本权威调查,官方也没有发布过类似的数据
一篇两年前的学术论文将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推上了风口浪尖。
六味“金属残留超标”发酵的源头是2010年广东中医药大学的迟玉广等六位作者共同撰写的《六味地黄丸中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及其健康风险评价》报告。报告称,“五个产地(辽宁、安徽、湖南、广东和河南)的六味地黄丸中铅的含量只有广东没有超标,其他均存在少量超标。报告中并未明确标示所取样药品厂家、品名及规格、剂型和批次。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联系到该报告第一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专家迟玉广,出乎意料的是,他告诉本报,此报告本身在六味地黄丸的服用量数据上出现了错误,报告原文中的“每丸重1.5g”其实应该是“8丸共重1.5g”,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用“8丸共重1.5g”的正确数据得出的结论“那就是安全的。”他称,“我们已经联系了《现代食品科技》,在下期会进行相关更正公告。”
尽管如此,国内中药重金属标准缺失、重金属残留问题严重却是早已存在的事实。兰州佛慈制药副总经理孙裕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公司六味地黄丸的重金属内控标准采用的是新加坡的标准,即不超过3mg/Kg。“现在只有少数几个中药饮片才有重金属残留标准,中成药几乎还没有,建议应该尽快制定相关国标。”
药企称指标正常
资料显示,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