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乡村医生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调查
2012-11-14 10:54:32 来源:
郝春贵已当了10年的乡医,当年,这位从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在乡卫生院工作了三年的年轻人,回到华明镇李明庄村,成为东丽区一名学历最高的乡医。刘宝玉向记者坦言,目前诊所的收入一个月算下来大约2000元左右,主要包括药品差价、出诊费以及政府对公共医疗服务的补贴。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14日电:一根针、一把草、一只小药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赤脚”医生的形象深入人心。几十年后的今天,乡村医生成了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在日常接诊的同时,承担着大部分的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位位乡医、一个个村卫生室,编织起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日前记者深入津郊寻找他们。
1
老乡医 村民健康的“活”档案
在距离中心城区10公里的华明新市镇的一个诊所里,刘宝玉正忙着给病人配药,冷空气偷袭,这几天他的诊所里总是病号不断。 “谁有个头疼脑热,不管刮风下雨,一声招呼,我撂下筷子就得走。”说话间,记者打量起这个小小的诊所,这是个80平方米的单元房,客厅一半被用来当作诊室,另一半整齐摆放着4把躺椅,是输液用的,卧室则变成了药房。虽然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但是简单整洁的环境却让人感到回家般的温馨。
“搬到新市镇,条件好多了,乡里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分给我们的大...
地址:http://www.08765.net/yunyu/home/48992.html